首页 历史小说 大明驸马爷

第32章 我以大明盐业换千军

大明驸马爷 烟尘 2304 Mar 4, 2022 9:08:16 AM
    是夜。
    隆盛客栈。
    牛城独坐房中,奋笔疾书。
    他要给朱元璋写一封信,关于大明盐业的信。
    如今,大明百姓,能吃得起盐,能吃得到盐的不足半数。
    牛城要将现在可行,又能广泛应用的制盐方法写出来。
    从井矿盐的凿井、汲卤、制盐;
    海盐的纳潮、制卤、结晶、收盐、集运;
    湖盐、矿盐的开采等等。
    每个方面都仔细思量,详细写明。
    洋洋洒洒的小楷,整整写了四十二张纸。
    牛城又拿了纸,将自己随身携带,蒸馏炼制的“精盐”包好,上面写上精盐二字。
    这才长长吐了一口浊气。
    制盐改革,必将让大明盐产更多。
    一定会受到朱元璋及文武百官的认可。
    但这些不够。
    扬州府。
    盐务,瘦马两件事。
    牵扯的人实在太多,太广。
    即便牛城已经与暗卫合作。
    可暗卫能不能保住自己,这还是个未知。
    牛城就是要将这制盐法交给朱元璋,让他能重视自己。
    只要朱元璋重视自己,那暗卫一定会拼死护住自己。
    至于“精盐”,那是牛城预防朱元璋卸磨杀驴,留下的诱饵。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穿越至今,牛城自知,真正在意他的仅有四个人。
    崇宁公主,老管家,凌霜和若蝶。
    其余人,哪怕是买下的各种店铺内的人,也不过是利益关系罢了。
    他不得不防这一手。
    至于管不管用。
    那就是尽人事而听天命了。
    ……
    第二天一早。
    牛城早早起床。
    带着凌霜、若蝶买了十份扬州特产牛皮糖,又买了些邵伯菱。
    这才返回客栈。
    将写着制盐方法的信和“精盐”交给凌霜。
    吩咐凌霜、若蝶两人返回应天府。
    “公子,凌霜陪你一起去‘选马大会’,让若蝶自己回去吧。”
    “公子,若蝶也要陪你,若蝶不回去。”
    扬州府的复杂情况,两女看的清楚。
    此时离开,那就是一条生路。
    可,身为丫鬟,又是会武功的丫鬟。
    两人都无法眼睁睁看着牛城独自涉险。
    “你们两个听好。”
    牛城沉着脸,接着说道:“公子我有暗卫保护,不用你们担心我的安危。”
    “如果你们想保护我。那就尽快回到应天府,让公主将信交给陛下。”
    “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多加一份保险。明白吗?”
    两女闻言,坚定地点了点头。
    时间如流水逝去。
    明日就是“选马大会”。
    牛城独坐房中,内心没有半点的安全感。
    不过,穿越不足两年,他无愧于心,无愧于人。
    他唯一怕的。
    就是,万一自己遭了不测。
    那崇宁该会有伤心?
    “邵伯菱煮熟是橙黄色的,很好看。脆嫩,香甜的,她肯定会喜欢。”
    “扬州府的牛皮糖可是一绝。又甜又香,还有弹性,不沾牙,她也一定会喜欢。”
    “只是,十支簪子似乎少了点儿。”
    “可我去的是扬州府最大的胭脂铺,挑的是顶好的簪子了。若是差点儿的,总觉得跟你不配呀。”
    “算了,明天是死是活还不一定,现在想这些似乎不太合适。”
    “若是能活着,我一定帮你买更多的簪子。”
    “苏州阳澄湖的大闸蟹,你还没吃到呢……!”
    牛城自语着,满脸的惆怅。
    可这惆怅并不是因自己明日将参加“选马大会”,而生死难料。
    他惆怅的是。
    若他死去,就不能再陪伴崇宁。
    不能让崇宁吃遍天下的美味,戴遍天下的好簪子,看遍天下最美的花朵……!
    ……
    午后,驸马府前。
    两匹骏马口吐白沫,摔向地面。
    马背上,两个疲惫的璧人一跃而起,踉跄地冲进了府内。
    “凌霜、若蝶,驸马爷呢?”
    门内端坐的老管家猛然起身,开口问道。
    “在扬州府。”
    凌霜回了一句,喘着粗气继续向里跑去。
    凉亭内。
    原本兴致较好的崇宁公主,有些慌乱地起身迎向了上去。
    “你们怎么回来了?”
    “牛城呢?”
    “他出什么事了?”
    不待凌霜、若蝶说话,崇宁公主已是满脸惊慌地询问道。
    “扑通”一声。
    凌霜、若蝶同时跪倒在地。
    几乎同时央求道:“求公主,救救我家公子!”
    一时间,崇宁公主好似丢了魂。
    娇躯一软,摔倒在了地面。
    杏仁、红枣、凌霜、若蝶……整个驸马府登时乱做了一团。
    终究还是老管家沉稳。
    指挥着几女将崇宁公主送回了房间。
    好一会儿的忙碌,崇宁公主方才缓过神来。
    凌霜这才将牛城交代的事情,原原本本讲述了一遍。
    事不迟疑。
    崇宁公主什么都来不及收拾,带上杏仁、红枣直奔皇宫。
    这一路,风风火火。
    终于到了御书房前。
    崇宁公主等不及通报,推门闯入。
    望着满脸不解,端坐的朱元璋。
    崇宁公主“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高举一掌厚的信件。
    神色坚定的。
    一字一顿地说:“父皇,儿臣以大明盐业换千军,护我夫君归来!”
    这一刻,崇宁公主不像个女儿,更不像个公主。
    她更像是依附大明的番邦。
    她双手呈起的是番邦的攻向。
    想要换取的是朱元璋对他夫君的庇护。
    此时,朱元璋没有说话,也没有赶崇宁走,更没有理会崇宁。
    他只是拿起崇宁手中的信件。
    一页一页仔细翻看了起来。
    整个御书房。
    唯有纸张翻阅的声音。
    四十二页纸。
    仿佛汇聚了无数的故事。
    朱元璋看得很慢,很仔细。
    每看一页,他的眼睛都会亮上几分。
    他想象不到,牛城是有怎样的才学,才能想出这样制盐的方法。
    而这每一种方法,又是如此的详细,可行。
    四十二页纸全部看完。
    朱元璋看到那小小的纸包,上面写着精盐二字。
    他没有着急打开,而是歪头望向崇宁。
    仅凭这四十二页纸。
    换千军,足矣!
    他没有回复崇宁,只是想看看她那张倔强的小脸。
    他现在心中满是惊喜,可他不想表达出来。
    他拆开那小小的纸包,望着里面精细、洁白的颗粒,微微皱了皱眉。
    伸指沾了一点儿,放进了口中。
    很咸。
    却没有异味!
    牛城是怎么做到的?!
    就凭这盐,足以让大明国库充盈。
    换千军?
    少了!
    朱元璋忍不住脸上露出笑脸。
    望向崇宁说道:“父皇会派羽林右卫去接驸马牛城回京,这样你安心了吧?”
    “谢谢父皇!”
    得到回应。
    崇宁终于忍不住,泪水滑落眼眶,止不住地落在地面。
    当夜。
    羽林军右卫千人携圣旨出皇宫,奔扬州府疾驰而去……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