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宫斗宅斗 盲妾如她

第93章 接续

盲妾如她 法采 5017 Feb 27, 2022 5:36:45 PM
    封林虽然带着人马追了过去,可俞姝完全不放心。
    但李凤和卫泽言一死,便是王后和第一军师都死了,俞军权利的顶峰一派混乱,孟氏一族更是极大的不稳定因素,俞姝必须留下来主持这局面。
    她思前想后,给五爷去了一封信。
    俞姝的信加急到了边疆的时候,詹司柏刚击退了朝廷单于托寻亲自率领的一支突击队。
    托寻虽然趁机逃了,但他手下精兵损失惨重,一时半会应该恢复不过来。
    五爷看到了他的阿姝的来信,信还没打开,眼角已染上一层愉悦之色。
    只是待他看了心上的消息,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须臾之间几日的工夫,杨城竟然出了这么多大事?!
    且不说孟卫二人的死,只说朝廷突然调兵反扑,俞厉在这种时候上了战场,只怕就不是好事。
    可现在托寻将退未退,若是他就此离开,托寻定然反扑。
    五爷想到了一个人。
    男人略一思虑,亲自手书一封密信送了过去。
    俞地边关另一城。
    林骁刚从城楼上下来,妻子宋又云在城楼下面的营帐里等待。
    见他回来了,连忙把饭摆了,“爷饿了吗?我做了几道你爱吃的小菜。”
    林骁“嗯”了一声,看了妻子一眼。
    平日里她这会多半在仔细地收拾布菜,今日不知怎么,怔怔不知看向哪里,手下总是迟疑。
    连他坐过去,她也没留意,给他夹了一筷子菜。
    林骁哼笑一声。
    “你这是要给你夫君喂一嘴的蒜吗?”
    宋又云一愣,这才惊觉自己夹了一筷子蒜末给林骁。
    她连忙换了旁的菜,林骁却放下了筷子,正经看了过去。
    “在想什么?朝廷征调兵马大举和俞军开战的事?”
    宋又云点了点头。
    “现在五爷也到了俞军,我们虽还没和五爷见上面,但消息散了出去,朝廷也知道了。现在朝廷主动调兵打过来,颇有一种遮羞布被扯掉的羞恼之意。”
    她这么一说,林骁便笑看了妻子一眼。
    她可真会形容。
    但她说得确实不错。
    从前朝廷还能含混地让人误以为定国公詹五爷仍在朝廷,只是因伤养病不能出现。
    而现在五爷出现了,而且出现在了俞厉军中,朝廷可不就如同被扯下遮羞布?
    连最最忠诚的定国公都反了朝廷,可以想见那得是何等腐朽腐烂的地方!
    林骁竟然有些庆幸自己来了此处,但话又说回来。
    起初,好似是跟着某个细作来的……
    他悄悄看了宋又云一眼,后者又在神思恍惚地想事情。
    林骁自然是晓得她在想什么,朝她伸了手。
    “过来。”
    宋又云坐了过去。
    林骁看着妻子,声音难得的完全温柔了起来,他轻轻握了她的手。
    “就算朝廷恼羞成怒,也不会拿詹氏和林氏出气。五爷和我虽然都在俞军,但是詹氏和林氏仍然掌着朝廷众多的兵马,朝廷若是那定国公府出气,只会令城池更加失守,相当于把更多的地域拱手让给反军。”
    宋又云抬头看过去。
    “所以咱们的孩子们都不会有事,对吗?”
    林骁轻缓地点了头。
    “放心吧,都不会有事的。而且我已给父亲送了信,让父亲逐渐将孩子们转出来。”
    “父亲还不晓得你尚在人世,他会答应吗?”
    不管是詹氏还是林氏,到底还都是效忠朝廷的。
    林骁在这个问题里默了默,“……早晚会答应的。”
    夫妻二人都想了远在京城的孩子。
    这时,密信送了过来。
    这信看起来没什么特别,但林骁甫一打开,扑面而来的隐秘又熟悉的感觉,直冲得他心跳都快了起来。
    “谁的信?”
    林骁捏紧了那封信,目光向着远处看了过去。
    “一个林骁发誓效忠的人。”
    当天晚上,林骁秘密出了城,朝着俞军与朝廷的正面战场披星戴月、急奔而去。
    他到的时候,天刚蒙蒙亮。
    到了城门下面,正想着如何通报进城,不想打马靠近,看到了立于城门前的男人。
    男人一如往日挺拔,穿着一身银色长袍,只一人负手立于高大的城门之下。
    城楼上的军旗在身后飞舞。
    林骁飞马上前,又在到了他面前时,飞身下马,跟他深重行了一礼。
    男人一步上前扶起了他。
    目光相对的一瞬,一别经年的闲言,便都不必多说了。
    ……
    五爷的意思很明白。
    这应对朝廷托寻的战场,他必须要在,以此稳住军心,震慑敌军。
    但俞厉的状况非常不好,朝廷又因为他投身俞军,调重兵打来。
    往日有卫泽言在俞厉身边,不管此人是何想法,对战朝廷总是不遗余力。
    可现在卫泽言不在,俞厉又受了两重重创,别说俞姝不放心,连他都觉得不好。
    五爷叫了林骁。
    “如今军中,只有你对我最是了解,你因而我托你暂时秘密替我守城,托寻不知实情,一时半会不会打过来,就算知道了,打来了,我亦信你敌得过他。”
    这三年,林骁一直在俞军对战朝廷的战场。
    起初他只守一座城,但后来,几乎整条边线,都是他在守。
    “五爷放心,属下对那托寻还是有数的!”
    有他这话,五爷没什么不放心。
    他简单交代了林骁几句,也不敢再拖下去,静悄悄出了城,转身去了俞厉对战朝廷的战场。
    一连驰马几日,急报接连不断。
    朝廷为了挽回尊严,用了重兵。
    一向势如破竹的俞军,连连败退,一座城池摇摇欲坠,就要被朝廷军攻下了。
    俞厉到来之后,军心不免一震,俞厉立刻点兵点将。
    “守在城中,坐以待毙不是我俞军的作风,就该同他们正面迎战!”
    军中听闻自己的王说了此言,皆是震动,高呼威武。
    可封林将俞厉拉去了一边。
    “王连着跑马多时,又要作战,身子如何吃得消?!不若歇两日再说!”
    俞厉低头寡淡地笑了一声。
    “我哪敢歇呢?我一刻都不敢停下。不停下,就不会多想那些事,反而能获得一时半刻的宁静……”
    话音落地,封林重重叹了口气,不再多说了,只担忧地看了俞厉一眼。
    当天晚上,俞军主动出击,绕到袭击对面朝廷后方的粮草。
    朝廷的人哪里想到俞厉亲自来了,又以极快的速度突然出击。
    这一举还真就被俞军得手,朝廷的粮草被烧穿了天。
    而俞军在俞厉的带领下快速撤离回城。
    但是朝廷军也不甘示弱,很快就发现带兵的正是俞厉。
    擒贼先擒王的到底谁人都懂,对面的将领立刻全力出击,准备拿下俞厉。
    一旦俞厉身亡,俞地对于朝廷,仿佛探囊取物。
    当年,定国公詹五爷就是擒贼擒王打败了第一个造反的袁王,导致秦地散乱,朝廷趁机收复了大量失地。
    朝廷的将领盯住了俞厉,说什么都要将他拿下!
    “所有朝廷将士听命,杀死俞厉,咱们就大获全胜,从此天下太平了!”
    仿佛俞厉便是那祸国殃民的大罪人,只要杀死了他,一切归于太平。
    可朝廷的腐朽已经不是俞厉的问题了,可朝廷的将士们却在这话里,却想不了这么多了!
    似洪水一般,奔腾着朝着俞厉所领的军队呼啸而去。
    ……
    如浪潮般的兵将,一浪盖过一浪地扑过来。
    俞军起初还能招架,到了后面,也已经乏力了。
    俞厉自不会让手下兵将只为自己送死,亲自出击与朝廷军对战。
    但胜利是一时的,朝廷军却仿佛挡不住的洪水,没完没了地冲击而来。
    日头昏黄被这在乌云之后,整个天空都呈现出昏黄的颜色,仿佛黄沙漫了过来,遮天蔽日地将天地笼罩。
    除了厮杀,还是厮杀。
    敌军越来越多,可俞军越来越少。
    杀到了后面,每个人都杀披了,甚至不知道挥刀去砍什么。
    俞厉亦疲了,从心到身彻底地披了。
    他被围在一片土丘之间。
    不远处的敌军粮草烟火冲天,他们烧得了粮草,却保不住自己的命。
    俞厉立于马上,立于土丘之上,而他的马下堆满了人。
    有对面拼命杀来的官兵,也有自己同袍的兄弟。
    尸首堆成了山。
    敌人越来越对,兄弟越来越少。
    连封林都被击退到了一旁,只剩下俞厉一人了。
    俞厉举刀继续砍杀,绝不做举手投降之辈。
    但天地之间也只剩下他自己。
    或许,这就是他最后的归宿了。
    如此也好……
    当对面不知谁人的一刀看过来时,俞厉终于到了避闪不及的瞬间。
    他浑身早已伤痕无数,只是强撑着一口不服输的气罢了。
    而对面那一刀淬满了力道,只要一刀下去,俞厉立刻身首异处。
    或许早有尤其,俞厉已经没有了惊恐,只等待这宿命的一刀。
    可就在此时,有破风声传来!
    有人三箭齐发,从俞厉身侧而来,擦过俞厉,三箭齐齐射在了朝着俞厉扬起刀的人身上。
    一瞬之间,此人连同手里的刀,直接被击退,重重跌下了俞厉脚下的尸山。
    俞厉转头看过去,看到了神兵天降的人。
    与此同时,朝廷兵也都看了过去。
    他们都听闻了定国公詹五爷转投俞厉的消息。
    那消息传播开来的时候,人人都恍惚了。
    定国公不是执掌天下兵马,平反王、定天下的第一忠臣吗?
    怎么会转而投奔了俞厉?!
    消息令他们发懵,但国公爷对的是朝廷不是朝廷,还让他们松了口气。
    可现在,他们亲眼看到了飞马而至的男人。
    看到他身上的战甲和头顶红缨,看到他握在手中的弓弩,和转头对准他们的三箭。
    国公爷最终,也要把矛头对准他们了吗?
    有些曾经目睹过国公英姿的士兵,都愣在了原地,有些曾追随过国公作战的将领,都无法继续发号施令,甚至火炮冷兵之声,都在此刻静了下来。
    国公爷到底反了朝廷,要反过来杀他们了吗?
    他们看住了定国公詹五爷手中的弓箭。
    但男人却在此时,扬起手中弓箭。
    他没有对向任何人,反而朝着朝廷军旗的方向,径直放了过去。
    三箭齐发,又在同一瞬间,射中了朝廷的军旗。
    旗杆在一瞬裂开了来。
    下一息,军旗倒地,扬起了三丈高的飞灰。
    男人看向了仿佛被施了定身术的昔日麾下将士。
    说了三句话。
    “君王昏庸,无可拥戴。”
    “詹某已离开朝廷,再无返回之可能。”
    “凡有想弃暗投明者,大门常开,千里相迎!”
    话音落地,厮杀的战场静到了几点,仿佛最开始劈下来的白亮闪电一般。
    下一息,雷声轰鸣滚滚而至。
    原本前赴后继击杀俞军的朝廷军,全都散了心神。
    在昏黄的日头下迷失了方向。
    俞厉重伤。
    若不是一口气吊着,彼时未必能撑到五爷前来。
    俞姝从杨城赶来,看到双眼紧闭、浑身伤痕无数的哥哥,眼泪止不住往下落。
    五爷将她揽进了怀中。
    “他应该没事,如此昏迷不醒,只是因为……”
    俞姝抹掉眼泪,又看住了哥哥。
    哥哥脸上没有红润颜色,也没有昔日里的英武,没有意气风发的虞城王模样,甚至没有醒过来的愿望。
    俞姝眼眶又热了热。
    “哥哥他……太累了。”
    他所承受的一切,已经是他能承受的极限,更不要说身边最亲密的人相互针对甚至残杀,最后接连死去。
    哥哥撑到了极点。
    俞姝慢慢蹲下了身,坐到了哥哥床前。
    俞厉没有醒过来的意愿,俞姝握了他的手。
    “既如此,就让他好生休歇吧。推翻朝廷是我们所有人的事,不是他一个人事,他负重走了太久,该休息了……”
    所有人慢慢退出了俞厉的房间,甚至整个庭院都安静了下来,静悄悄的,只有零星鸟雀在枝头停顿,又展翅飞走。
    俞姝替哥哥轻轻掩起了房门。
    男人在庭院中间等着她,她看过去,男人亦看过来。
    春寒不知何时消散开来,东风乘兴而至,墙角的迎春开出了第一朵花。
    五爷安慰地轻抚他的阿姝的长发。
    “接下来,你如何想?”
    俞姝默了一默,目光从广阔的天空漫过。
    “哥哥打下了四分之一的天下,剩下四分之三,该由我们自己来。”
    推翻朝廷,不是俞厉一人的事业。
    是所有被朝廷迫害之人,心中所求。
    五爷笑起来,他说好。
    “我愿为先锋,阿姝可愿做我的军师?”
    男人眼中含着广阔天空的高远,嘴角噙着回春东风的暖意。
    俞姝从前再也没想过,忠君爱国的他,会同自己走在一起。
    他说出这话的一瞬,意味着以后面对的,都将是他昔日的同袍,甚至最亲密的兄弟。
    她不由地主动握住了他的手。
    “五爷……你真的……想好了?”
    男人坦荡一笑,反手握了她纤细的手,与她十指相扣。
    “这三年,我早就想好了。”
    京城。
    朝廷军险些击杀俞厉,却被神兵天降的定国公所拦的消息,传了过来。
    紫禁城的大殿里,纱帐飘飞。
    有人独坐龙椅之上,一下又一下地揉着眉心。
    “啧啧……啧啧……”他发出嘲讽的笑声。
    有太监走进。
    “皇上,夫人来了。”
    皇帝赵炳挑了挑眉,“来的正是时候,快请进来,朕正有要事同夫人商议。”
    话音落地,太监便急速退下去请了那位夫人。
    那夫人穿着正红色绣凤纹的锦衣,抬起头来,是飞扬的眉眼。
    詹淑贤走过去,赵炳回头看了她一眼坐直了几分身子。
    “夫人的好国公,可真是要同朕对着来了!”
    詹淑贤正是为此事而来。
    她开口便道,“皇上何必在意?我们定国公府早已将他逐出门去,他可不算什么国公,而定国公府的兵马,不都在您自己手里吗?”
    若非如此,定国公府又怎么在国公离开之后,蓄力如前?
    可若是全全掌在皇上手里,却又不是……
    赵炳看了一眼容光焕发的女人。
    “不管怎样,定国公府必须要拿出态度来了。朕需要定国公府与那詹五亲自对站,你说如何?”
    詹淑贤早已料到他的话。
    当下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不知皇上想让定国公府的哪位将领领兵?”
    这个问题,令赵炳略略思虑了一番。
    然后,他说出了一个名字。
    “不若,就让从前的国公副将,如今独当一面的大将军穆行州,亲自来如何?”
    皇帝看住了詹淑贤,看到詹淑贤神色有一瞬的停顿。
    但下一息,女人笑了。
    “好呀!”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