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耽美同人 炮灰攻略

聊斋之黄九郎(五)

炮灰攻略 莞尔wr 3376 Apr 30, 2023 7:39:22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大宋何所有》章节阅读:


  一开始蒙古西路军战略目标只是占领四川,只是后来作战形势顺利便趁势沿江南下,而在蒙古人原先的作战计划里,川陕战场本该是最难打的一个。
  金国灭亡后,远在陕西边陲的秦州、巩州一带还盘踞着一股势力,金将汪世显占据秦巩二州负隅顽抗坚决不肯投降。
  这个汪世显虽然是金国将领,却并非女真人,而是汪古部人,后世一提到汪古部人总是会给其加个定语叫蒙古汪古部人,而实际上在当时的蒙古高原,除了乞颜部周边几个核心蒙古部落,其他部族比如塔塔尔部、克烈部、乃蛮部根本就不认同蒙古的概念,大家只不过同在草原大漠讨生活而已,谁跟你同源同种。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蒙古人统战工作做得好,自从铁木真崛起之后,蒙古高原上所有部族都被裹挟进了“蒙古族”的概念里,但虽然铁木真的黄金家族一直坚持打蒙古族的概念,当时的草原诸部并不买账,比如汪古部,对蒙古人其实一直若即若离,自己给金国和睦相处了上百年,突然你蒙古出来了,你要打金国我没意见,要我跟着你卖命我可没兴趣。
  由于汪古部紧邻汉地,距离铁木真乞颜部距离太远,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铁木真也没把汪古部当回事儿,等到南下伐金时,汪古部已经没办法游走在蒙古和金国之间,不少汪古部人选择了站在金国这边对抗蒙古。
  汪世显就是站金国这边的汪古部人,原本在长城北生活,宣宗贞祐二年参军,因战功逐渐升迁做了一名基层军官。后来宣宗南迁,汪世显就跟着一同来到了陕西巩州,金末陕西动荡群盗四起,汪世显多次率军平叛,哀宗死后,秦州守将欲自立门户,但汪世显仍然忠于金国不愿受其约束,于是先下手为强干掉了秦州守将,秦巩二州都归到了汪世显麾下。
  尽管有心为国家尽忠,但哀宗毕竟死了,金国也亡了,汪世显连个完颜家的皇子都找不到,尽忠也无从谈起。乱世里仅靠两个州很难立足,于是汪世显决定南下投宋,多次向南宋四川制置使赵彦呐那里派遣使者请求归附。
  汪世显带着手里两个州前来归附,这么大的事儿赵彦呐不敢做主,赶紧派人汇报给了朝廷。原本朝廷想要北伐收复中原,如果能在川陕有所突破将会给中原战场以极大的支持,但很奇怪,赵彦呐往朝中汇报了好多回,在首相郑清之的坚决拒绝之下,朝廷给的指示都是不准接收汪世显归附。
  我们在前文中介绍过,郑清之是主战派,按道理说主战派应该有所意识宋蒙之间必有一战,但郑清之还是拒绝了,也许是对金国降将心存戒备,也许是害怕四川再发生一次吴曦谋反,总之汪世显没能归附南宋,始终孤悬在西北一隅。
  两方势力对战,有时候第三方势力往往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些第三方势力你不去争取,别人就一定会去争取。汪世显屡次请求归附南宋均告失败,端平二年十一月,蒙古人来了。
  蒙古西路军由窝阔台次子阔端率领,从陕西南下原本想要直取四川,但只是攻破了南宋在大散关外的四个州县,未能攻入大散关以内。阔端见南宋防守森严,便转而北上来到巩州城下,对汪世显围而不攻,并派人不断进城劝降。
  南宋的漠然态度使得原本不愿降蒙的汪世显没了选择,蒙军久围之下巩州必破,抵抗就是屠城,为了保全家族和全城百姓,汪世显终于降蒙。
  巩州降了,附近的秦州在汪世显部将带领下也投降了蒙古,汪世显的秦巩二州亡国金军正式加入蒙古。
  汪世显降蒙带来了一个极为严重的后果,秦巩二州与四川接壤,多年以来汪世显多川陕一带山川道路非常熟悉。端平二年十一月,在汪世显的带领下,蒙军轻松攻破大散关,接着势如破竹般连下武休关。兴元、逼近沔州。
  沔州是四川西部一座军事重镇,当时四川制置使赵彦呐就在沔州坐镇,面对来势汹汹的蒙军,知州高稼向赵彦呐提议立刻召附近宋军前来共守沔州死战不退,一定要把蒙古人堵在沔州外围。赵彦呐同意集中兵力守沔州的战略,然后等蒙军兵临城下之时,赵彦呐跑了。
  一把手都跑了,其他人为啥要跑到沔州去送死,原本奉命前来救援的几路宋军纷纷退回,只剩高稼自己守在沔州城中。
  沔州城不大,城中守军也不多,为了忽悠敌人,高稼下令城中宋军在城头竖起旗子,奋力擂鼓,做出一副城中大军云集的假象。然而蒙军并不在乎沔州城内到底有多少守军,再次将城池围了起来,就等你城中宋军出城迎战。
  外无援军内无强兵,高稼没能坚持多久,蒙古人围了几天发现沔州城里根本没多少兵力,于是从四面八方发起总攻,高稼奋力率军抵抗,最终寡不敌众战死军中。
  沔州城破之后蒙军继续向四川腹地进攻,一直蒙军偏师在沔州附近的青野原追上了赵彦呐,当时赵彦呐身边仅有少部分亲兵,危急之下幸好利州(今四川广元市)守将曹友闻率部赶到,打跑了蒙古人救了赵彦呐一命。
  这边刚刚救下草包制置使赵彦呐,那边又传来了大安(今陕西宁强县)被围困的消息,原来沔州城陷之后汪世显乘胜进军,曹友闻率军急赴大安,拼死作战与城内守军里应外合打退了汪世显。
  虽然勉强保住了大安,但沔州的失陷使得四川防守形势急剧恶化,大散关已经无法夺回,无奈之下曹友闻率军向南退守仙人关,能守一点儿是一点儿。
  端平三年九月,阔端在沔州一带再次集结,号称五十万大军南下,先在武休关击败守关宋军,接着再次兵临大安。赵彦呐急令曹友闻率兵前往救援。
  仙人关也要守,大安也得救,曹友闻向赵彦呐写信请求不要轻易换防,但草包制置使又岂是可以轻易被说服的?赵彦呐派人一日之内送了七道红牌,督促曹友闻立即出兵,不得拖延。
  当年赵构发金牌,如今赵彦呐发红牌,没一个好东西。
  军令如山倒,曹友闻只好率部前往大安救援,为了出奇兵击败蒙军,曹友闻临行前将部众一分为二,由弟弟曹友万、曹友谅率数千士兵登上大安城外的鸡冠隘,自己率一万主力来到嘉陵江岸边设伏,与弟弟约定待蒙军出现之后擂鼓举火为号,鸡冠隘宋军向下俯冲将蒙军赶至江边,曹友闻主力在江边合力夹击将其歼灭。
  九月二十一日,蒙将八都鲁率军进入包围圈,曹友万曹友谅兄弟立即率军冲下鸡冠隘,蒙军突遭袭击慌乱向西退快到嘉陵江边时宋军擂鼓举火,曹友闻得到号令后立即率主力从岸边杀出来两拨宋军将蒙军包夹合围,双方厮杀起来。
  曹友闻三兄弟所部宋军总共也就一万余人,而此次八都鲁所率蒙军就有一万余人,虽然一上来就被宋军打懵了,但回过神之后立即组织反扑,双方整整厮杀了四天,宋军伤亡惨重之下终于击溃了蒙军,八都鲁率残兵败走。
  蒙军人多势众,一个八都鲁的偏师败走无法阻止阔端大军。九月二十七日,蒙军主力来到鸡冠隘围剿宋军,曹友闻将大战之后剩余兵力分为三部,自己与两个弟弟各率三千余人从鸡冠隘分兵下山潜伏在山下的龙虎头,待蒙军主力进入埋伏圈后再次举火为号杀了出来,与蒙军厮杀在了一起。
  蒙军主力数万大军,曹友闻仅剩不足一万兵力,这是一场死局。
  自己必死,但敌人就不一定好过。鸡冠隘处山路崎岖,蒙古人的骑兵冲不起来发挥不了作用,宋军步兵却长期在当地作战熟悉地形打起来得心应手,二十七日宋蒙两军血战一整天竟然没分出胜负,各自收兵回营。
  蒙古铁骑虽强但不是万能,木华黎已经死了,野狐岭之战已经成为过去,指望骑兵们下马与中原王朝拼步兵根本没有胜算。
  如果就这样发展下去,蒙古人想要拿下鸡冠隘恐怕要付出很大代价,可就在二十七日当晚,下雨了。蒙古人身披铠甲,下雨就下雨,可宋军装备跟不上,大部分士兵根本没有铠甲,只是身着棉衣,一下雨,棉衣湿透仿佛万斤重,走不动了。
  二十八日黎明,蒙军发起总攻,曹友闻毫不畏惧,再次率军迎上,但沉重的棉衣制约了宋军的战斗力,二十八日当天宋军全面崩溃,被蒙军分割包围,曹友闻拼死作战,部下劝他趁乱突围出去被他拒绝,杀掉自己的战马表示绝不逃亡,最终力竭战死,两个弟弟曹友万、曹友谅同样战死沙场以身殉国。
  曹友闻并非普通将领,而是开国大将曹彬的十二世孙,本人也并非因祖上恩荫做的官,而是自己考中了进士做了官,本来文官做好管理工作就好了,可他偏不,就在自己辖区亲自带领守军与侵略者作战,仗打的多了在川陕一带小有名气,成了宋军四川少有的名将。
  早在拖雷借道伐金时,时任天水军教授的曹友闻就曾散尽家财招募死士守卫城池,后来统兵一方时又不顾生死的与蒙军血战,我记得岳飞有句话叫“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惜死”,大概描述的就是曹友闻这种人。
  已经降蒙的汪世显曾与曹友闻有过交情,曹友闻战死后汪世显专程来到鸡冠隘为其料理后事,隆重厚葬。
  保家卫国的英雄啊,人们永远不会忘记。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