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出场就满级的人生该怎么办

269、崇高理想

出场就满级的人生该怎么办 伴读小牧童 2518 Sep 15, 2022 12:00:06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反清:从延恩侯到列强国父》章节阅读:


  皇城,午门
  太后寿宴已经结束。
  有幸参加过寿宴的大臣们从午门涌出,喋喋不休地说着今日的御宴是多么丰盛、台上唱的戏曲是多么动听。
  当然,讨论最多的,还是满洲正蓝旗都统和珅献上的四轮马车。
  无论是心意、造型,乃至马车本身的造价,都甩开其他人足足八条街!
  乾隆皇帝龙颜大悦,跟皇太后一起坐上马车,在皇城内转了一圈又一圈。
  最后还现场赐诗一首:
  “百官齐贺圣寿宴,唯独和珅最新鲜。
  四轮马车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
  一时间,“诗比李杜,词胜苏辛”“流传千古、彪炳诗册”的赞叹声此起彼伏。
  和珅当时连矜持都顾不上了,笑得后槽牙都露出来。
  这诗,跟当初赐给延恩侯的简直不相伯仲!
  相对而言,随之而来赏赐的官职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右侍郎、军机处行走……
  呃,还是挺重要的。
  毕竟个个都是肥缺。
  随便拿出一个职务来,都能让旁人嫉妒地眼窝发烫、争抢个头破血流。
  虽然正式的任命文书还没有下来,但皇帝发话,吏部当然只有照做的份儿。
  最最关键的是,这些职务,对他即将展开的红砖水泥生意都有不小的助力!
  待会儿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朱贤弟!
  和珅一边应付着同僚的恭贺,一边在心里美滋滋地想着。
  “和都统。”
  一个声音在旁边响起。
  和珅立即回过神,连忙双膝跪地:“福公爷!”
  福隆安连忙将他扶起来:“和都统何必行如此大礼?”
  “咱们同殿为臣,如今你也在军机处做事,毋需如此谦卑。”
  虽然嘴上说着不要,但福隆安对和珅的恭敬态度很是满意。
  和珅连连躬身:“卑职不敢。”
  “卑职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云骑尉,如何敢在公爷面前托大?”
  “进了皇城,皇上是主子,我们是奴才。出得午门,公爷是主子,卑职就是奴才。”
  福隆安脸上笑容更加灿烂:“不说这个。我与英廉关系匪浅,你也不是外人。”
  “我就不跟你客套了,你那四轮马车,可是延恩侯府朱家小子的手笔?”
  和珅本就没打算将功劳独吞,立即点头:“公爷神机妙算!”
  “此物确为延恩侯所做。实不相瞒,奴才除了招几个工匠外,大半都是他的功劳。”
  “车上的饰物,也都是侯爷提供……”
  福隆安缓缓点头:“前些时日,我听他说与你相交莫逆,如今看来此言非虚。”
  和珅心头猛跳:“公爷明鉴!我与延恩侯只是私谊,绝无半点……”
  “你不用怕。”福隆安截断他的辩解,笑着说道,“我无罪责之意。”
  “前些天我已将朱秀拉到我工部做事,英廉没告诉你吗?”
  和珅擦擦额头汗水,小心翼翼回答:“奴才惶恐,不敢擅自打听。”
  福隆安点头:“我大清立国百年,如今国力强盛、四邻臣服,百姓安居乐业。”
  “朱家早已是前朝往事,不必放在心上。”
  “更何况,延恩侯府那小子连皇上都称其‘一枝独秀’,你与他年纪相仿,与他交往也无不妥。”
  “只是难为朱绍美,家中有此贤孙、却只能藏拙,倒是有些拘谨了。”
  和珅心中大大松一口气,连忙说道:“公爷慧眼识英!”
  “这些褒奖之辞,奴才必告知延恩侯,也让他跟着高兴高兴。”
  “哈哈哈”
  福隆安忍不住仰天大笑。
  难怪皇上如此宠信和珅,单是听他应对,就让人心里一阵舒服。
  福隆安忍不住开了个玩笑:“但有一点,如今你为户部右侍郎,可不能把朱秀从我工部抢走啊。”
  和珅连连作揖,赔笑说道:“奴才不敢。”
  “便是公爷不吩咐,小的也不敢从我岳祖父手里抢人啊……”
  潜台词:连我媳妇他爷爷都听你的,我又算什么东西。
  “哈哈哈”
  福隆安再次大笑,拍了拍和珅的肩膀,大步离开。
  和珅再次跪地:“恭送公爷!”
  再站起身,已是满脸振奋。
  没想到,当朝第一勋贵居然是如此好说话的人。
  而且福隆安是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兼军机处领班大臣,如今跟他搭上关系,以后的路可是越走越顺了。
  毕竟他当着福隆安的面自称“奴才”,对方也没有出声反驳。
  这是默认了!
  和珅重新挺着胸膛,大步离开。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把今天的好消息,跟自己最好的朋友分享了。
  午门外,一众满汉大臣,纷纷用嫉妒的眼光看着他的背影。
  这和珅,既蒙皇上恩宠,又得福中堂青睐。
  当真是羡煞旁人啊!
  不多时,和珅已来到延恩侯府。
  府上的门房连忙迎上去:“和大人,真是不巧,我们侯爷刚刚出门。”
  “您要不来府上坐一会儿?”
  和珅脸上一抹失望之色掠过,旋即摇头:“不必了。劳烦告诉侯爷,咱们的东西皇上很喜欢。”
  “这两日我再来登门道谢。”
  门房连忙应下。
  和珅刚要走,随口问道:“不知侯爷去了何处?”
  门房摇头不知。
  朱秀去了外城的作坊。
  便宜二叔朱仪凤野心勃勃、心狠手辣,但他至少有一个优点——善于经商。
  延恩侯府这些年在他手里经营的蒸蒸日上、产业极多。
  虽然不能跟“四大恒”相提并论,但对朱秀来说,这个基础已经足够了。
  尤其是前段时间,从赵大宝嘴里撬出西院藏匿的二十万两白银,更让朱秀的布置从容了不少。
  早在多日前,朱秀便在外城购置了一处作坊。
  也招募了不少匠人。
  此时朱秀正在给新招来的一批匠人安排工作。
  何人做机架、何人做曲柄、何人连杆……已经布置地井井有条。
  他用的,便是后世所谓的“流水线作业”。
  按照地摊文学的说法,流水线作业是由英国人韦奇伍德、于1769年在陶瓷工厂中发明试行的。
  韦奇伍德在自家工厂实行精细的劳动分工,把原来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制陶流程,分成几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
  这类说法在后世甚嚣尘上。
  福特汽车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云云,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实际上,华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较完善的流水线作业雏形。
  到唐宋以后,流水线更是司空见惯,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比如印刷、纺织、陶瓷、冶炼,甚至餐饮。
  华夏人没把这些小事当成什么功绩,到了后世,反倒成了外国文明先进的证据。
  也是搞笑。
  朱秀采用流水线,真正的目的不止是为了提高效率。
  更重要的是——保密。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