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重生三国当皇帝

第151章祸不单行

重生三国当皇帝 宝多多 2181 Jan 20, 2022 5:03:39 PM


    黄巾军挨饿已久,看到面饼,立即口水涟涟,争相食之,两块面饼,很快就被瓜分的干干净净。
    正当他们意犹未尽之时,营帐外忽然响起了一阵喧闹声,他们纷纷跑出来一看,就见漫天的箭矢,如流星一般坠落。
    “这是绢书,上面有字!老杆子不是识字吗?让他来看看,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识字的人很快就被推了出来,他们展开绢布,只见上面写着八个大字:“投降不死,徐和为证!”
    “徐和?谁啊?”
    “徐和你都不知道?济阴的黄巾军首领啊,听说他的部下投降刘辨,刘辨不但一个都没杀,还都好吃好喝的供着。”
    一席话说完,众人不禁面面相觑,默然无语。
    跟随耿凌打仗做黄巾军这么久,他们从来没吃过一顿饱饭,怎么都没想到,第一次填饱肚子,竟然是拜敌军所赐。
    “又有箭来了!”
    也不知道是谁高喊一声,所有人立即敛起悲悯的情绪,急忙掂高脚尖,激动的伸手去抓那些箭矢。
    明月高悬,凉风习习。
    夜已经深了,耿凌却立于书房之中,心神不宁,三天时间马上就要到了,白绕和余毒那边还没有回信。
    若是真的和刘辨打起来,也不知道他这几天加紧铸的箭矢够不够用。
    正为难的时候,门口忽然响起了一阵脚步声,接着部下的声音响起道:“大人,出事了!”
    “说!”
    这些日子凡是有手下来报,准没有好事,他都有些不想见这些部下了。
    部下便站在门口道:“大人,刘辨派人射了好些箭矢到军营之中,这些箭矢有的绑着干粮,有的绑着劝降的绢书,不计其数!”
    “什么?箭矢?”
    耿凌皱起眉头,打开门,从部下手上拿过来那箭矢一看,果然头部利刃被人取下,变成了一个小袋子。
    他打开袋子,里面装着的竟然是些黍米!
    “他们这时做什么?”
    耿凌大惑不解,眼看大战在即,他们不想办法损毁自己的粮草,反倒往军营里面送粮食,这不是在帮他吗?
    部下见耿凌还不明白,叹气道:“大人,现在军中人心惶惶,已经有不少人出现了投降的迹象。还有很多人为了抢夺粮食大打出手,差点闹到城门口。要不是守门的都是大人的亲信,只怕……”
    “只怕什么!”
    耿凌脸色铁青,明明已经知道答案,却是不跳进黄河心不死,等待确认的问向了部下。
    部下沉声道:“只怕,他们已经打开城门,放刘辨的人马进入城中了!”
    “混账!”
    耿凌大怒,一拳捶在了身旁的门上。
    “你马上吩咐下去,谁要是敢吃敌军射过来的粮食,谁要是敢投降反叛,原地斩杀,不用留情!”
    “是!”
    部下神色复杂的看向耿凌,欲言又止。
    现如今军心本来就不稳,太多人都有想要投降反叛的迹象了,这个时候斩杀他们,只怕会引起更严重的反扑。
    只是耿凌看起来怒不可遏,如果这个时候自己把实话说了出来,耿凌一怒之下,说不定会先杀了自己。
    部下想来想去,决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拱手行礼,脸色沉重的带着命令离开了书房。
    “来人!”
    耿凌怒极,大声呼喝,然而不等仆人赶到,又有部下一脸沉重的走进了书房院子。
    一看到这个部下的脸色,耿凌的心脏下意识的就提到了嗓子眼,因为他已经预料到,肯定又有坏消息了。
    果然,那部下走上前来,拱手便报:“大人,据前方线报,山阳郡太守袁遗带着三万兵马投靠了刘辨,此时已经和刘辨汇合!”
    “袁遗?他也投降了?”
    耿凌一个踉跄,差点没能站稳。
    徐和的五万兵马,对他来说已经是大山压顶一般的存在,如今再加上袁遗的三万兵马,他要与之对抗,岂不是蚍蜉撼树?
    “快、快去叫我的军师来!”
    “是!”
    部下听命,还未来得及离开,就见自己的同僚急匆匆的走上前来,声音苦涩焦急道:“大人,不好了,东郡太守乔瑁正率领大军朝东平赶来,据前方线报,人数不下五万!”
    乔瑁?
    五万?
    耿凌眼前一黑,差点倒下去。
    “大人!”
    两个部下急忙上前,一左一右的扶住了他,耿凌抬手挥开部下,用力的吞咽了一口口水,扶住一旁的门框道:“我没事,我没事……”
    徐和的五万兵马,袁遗的三万兵马,乔瑁的五万兵马,再加上刘辨自己的势力,加起来足足十几万大军!
    东平,安能守住?
    就在他眼前阵阵发黑,几乎连站都站不住的时候,耳旁忽然又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他几乎不敢抬头,生怕自己又看到部下带来坏消息,可惜,有些事不是他不去面对,就不会发生的。
    “大人……”
    部下抬头看了眼耿凌的脸色,似乎是觉得他脸色不大好,便有些不敢开口。
    耿凌头也不抬,只挥了挥手,声音虚弱道:“说。”
    “是,大人。”部下努力定下心神,沉声道,“军中有不少人拿到干粮之后想要叛乱投降,被城内守军压制。守军想将叛军就地处死,以儆效尤,却没想到……”
    耿凌听到这里,心中已经有所预料,却还是抱有一丝希望的问道:“没想到什么?”
    部下摇摇头:“没想到本来还在犹豫要不要叛乱的人也闹了起来,他们打倒了守军,刺死了战马,城门口一片混乱。现在大批的黄巾军挤在城门,和守军对峙,要求守军放人,还要求立即打开城门!”
    耿凌只觉胸口阵阵作痛,使劲的晃了晃脑袋,眼前才恢复了几分清明。
    要打开城门,岂不就是要去找刘辨投降?
    他的亲信虽然忠诚,但数量比起黄巾军要少的多,一旦黄巾军被逼急了,守军根本就抵挡不住。
    到时候城门大开,刘辨的兵将攻进城中,他岂不是必死无疑!
    “快,快去……”
    “大人!”
    就在耿凌想要让部下把自己的军师和幕僚都请过来的时候,又有一个部下从进院子就开始大喊,然后一路冲到他的面前,满脸大汉,声音嘶哑:
    “大人,不好了!鲍信集合大队人马在东平后方安营扎寨,意图不轨啊!”
    哐!
    耿凌终于支持不住,一头撞在了门框上。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