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小说 10万个为什么大

第十一辑 历史(2)

10万个为什么大 雅瑟 编著 14110 Jan 18, 2022 9:28:03 AM
    为什么历代帝王要巡狩
    在古代,帝王离开京城,到各地巡行视察州郡长官所守的地方,叫做“巡狩”(又写作“巡守”),又叫“巡幸”,或单称“巡”或“幸”。历代皇帝出巡时往往声势很大,随从人马众多。皇帝坐着叫做“銮舆”的轿子,或乘着叫做銮驾的马车,总有一大批扛着黄罗伞、日月旗、龙凤旗的仪仗队前呼后拥。当然还有许多将卒保卫着。所到之处,老百姓都要回避,官员们都要迎接。皇帝巡守到地方上,地方官要给他们建造豪华舒适的宫院给他们住宿,这种皇帝临时住宿的宫院被称为“行宫”,也称“离宫”、“行殿”。现在南京市的大行宫,就是因为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时在这里住过而得名的。
    上古的时候,皇帝每五年巡守一次,视察诸侯所守的地方。我国最早的一部上古历史文件汇编——《尚书》中,有一篇《尧典》,其中就记载着舜帝在某年二月往东方巡守的事。据说,君主巡守地方主要是考察官吏的好坏,了解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如果历代帝王真正能这样做,那当然是件好事。可是,历史上能有几个皇帝能这样做呢?即使是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他们也大都是名为巡狩,实为宣扬自己的功德和威力,巩固他们的统治,或者给人施行一点小恩小惠,博取仁义的美名,笼络民心。咸亨元年(公元670年),陕西大旱,唐高宗出巡,下令他经过的州县不要差派百姓服役,不要修路造桥,不要建造行宫,他一路上都在驿站里住宿,也不要地方官员迎送进献。类似这样的皇帝巡狩,曾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清朝的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也多次南巡,他们主要是想笼络人才。因为清朝皇帝是满族人,当时汉族人反抗心很强烈,所以他们巡守的主要目的是探察汉族知识分子的反叛活动。可见封建皇帝想通过巡守笼络人心,取得人民爱载,是比较难的。
    有为之君在历史上是很少的,更多的是昏庸腐朽、奢侈淫乐的皇帝,他们名义上说出去巡狩,实际上却是到各地恣意游乐,掠夺财物,扰害人民。
    在古代典籍和一些文学作品中,常常把皇帝的出奔逃难也说成“巡狩”、“巡幸”。如唐朝安史之乱的时候,唐玄宗逃奔成都,李白就写了《上皇西巡南京歌》(当时肃宗即位,尊玄宗为太上皇,称成都为南京)。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吐蕃东侵长安,代宗逃到陕县,史书上就记载说:“代宗幸陕。”这里说的“巡”、“幸”,都是为了替皇帝遮盖的避讳说法,与正常的巡狩是两回事,读古书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混为一谈。
    知识点:巡狩、威力、统治、笼络
    为什么古代大臣还有公、侯、伯、子、男的称号
    古代的高官大臣,除了官职的名称和品位等级以外,皇帝还按照他们功劳的大小授给爵位,作为恩宠。古代典籍中经常出现的公、侯、伯、子、男、等名称,这就是爵位,还有食邑几百户等名称,这就是按爵位等级给予的特殊待遇。它们与官职没有关系。
    早在西周的时候,实行分封制,就规定了爵位有五级: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爵位是世袭的。当时,诸侯有封国,公爵称公国,侯爵有侯国,在封国内,世代掌握统治大权,只是定期向周天子朝贡述职,承担出军赋与兵役的义务。诸侯又分赐他所属的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大小也按爵位等级而定,这叫做“采邑”,或称“采地”。卿、大夫在采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
    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规定以军功授爵,共有二十级爵位:1.公士;2.上造;3.簪袅;4.不更;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8.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长;11.右庶长;12.左更;13.中更;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17.驷车庶长;18.大庶长;19.关内侯;20.彻侯。这二十个爵位中,1到4级相当于士;5到9级相当于大夫。10到18级相当于卿;最后两级相当于诸侯。其中有的原是官职名称,如“庶长”原是春秋时秦国掌军政大权的官职;“上大造”原是战国初期秦国的最高官职,又叫“大良造”;但定为爵位名称后,就只是荣誉称号,不再是实际职官名称了。当时这些爵位是没有采邑的。
    秦汉时代实行郡县制。只是汉代初期仍有部分封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以后,就全部实行郡县制了。汉代的封爵只有王、侯两级。皇帝的子、弟封王;异姓的功臣封侯,通称列侯。封了王、侯,就有了封地,但与周地大小区分者不同,汉代受封爵者既没有封地内统治的权利,食禄也改为以征收封地内民户的赋税拔充,按民户多少计算。
    有了爵位,不但享受封地的赋税,还可以享受免除徭役等特权,而且,爵位是世袭的。后来,历代对有功的人都授予爵位和封地,爵的人也都同样享有特权,都是世袭爵位和封地。但如果一旦犯了错误或罪行,就会降低爵位或取消封爵,封地也就缩小或取消。反之,如果功劳更大,爵位可以上升,封地食户也可以增加。
    唐朝的时候,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封爵,爵位分九等:①王,正一品,食邑万户;②嗣王、郡王,从一品,食邑五千户;③国公,从一品,食邑三千户;④开国郡公,正二品,食邑二千户;⑤开国县公,从二品,食邑一千五百户;⑥开国县侯,从三品,食邑一千户;⑦开国县伯,正四品上阶,食邑七百户;⑧开国县子,正五品上阶,食邑五百户;⑨开国县男,从五品上阶,食邑三百户。这种爵禄制度从唐朝开始一直到中、晚唐时都如此。不过唐朝的所谓食邑多少户,只是指多少户的赋税,并不专指某地了。
    宋代的爵位和等级基本上继承唐制,如岳飞被封为武昌郡开国侯,“郡开国侯”是岳飞的爵位,“武昌”并不是封地,与唐代一样,只是爵位名号。所以人们简称他为岳侯。又因为他死后谥号为武穆,所以又称为“岳武穆侯”。
    历代王朝都有主管封爵事务的官员,秦朝叫主爵中尉,汉朝叫主爵都尉。隋朝叫主爵侍郎,唐朝叫司封郎中,属于吏部。
    在古代,皇帝封爵给王族、大臣时都要举行仪式。在受封者面前宣读授予爵位的册文(等于发证书),然后连同宝印一起授给被封人,这叫做“册封”。皇帝的妃嫔受封时则有册文而无宝印。明清两朝授予封爵的仪式,五品以上官员用皇帝的诰命授封,称为“诰封”。五品以下用敕命授封,称为“敕封”。清朝封亲王的册用金质,封郡王的册用银质饰金。可见历代对封爵是何等的重视和讲究。
    当然,历史上有不少人授予封爵,确实在当时是因为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但也有不少封为王、公、侯、伯爵位的,只是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封建官僚,并没有什么实际功劳,只是善于逢迎拍马,受到皇帝的宠信罢了。
    知识点:大臣、爵位、世袭、封地
    为什么中国古代帝王要到泰山去封禅
    在中国古代时期,帝王在登基称帝之后大都要去泰山封禅。这是一种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古代人们对宗教信仰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封禅封什么呢?按照古人的观点,泰山乃是五岳之首,上通到天,泰山下面的一座小山(梁父)是下到地府。所说封禅,便是在泰山上筑土成坛,燔柴(烧柴禾)在坛顶,以祭天,此称叫“封”。在泰山下面的小山(梁父)上选择一块地方(称为折)瘗埋祭品,叫做禅。两方面合而称为“封禅”。原始的宗教观念主要是向自然界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崇拜,像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风雨、雷电等等,都很可能成为崇拜的对象。
    当人们的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像这种繁杂絮多的信仰也得到进一步概括与归纳,产生出天和地的观念。人们把日月星辰归结于天,山川湖海归结于地,对天地的信仰也得以形成,泰山封禅便是这种信仰的一种表现。泰山封禅乃是建立于帝王的统治“受命于天”观念的基础之上的。帝王也在自己的统治获得一定成绩后,去泰山封禅,也意味着对天地之神报告太平并且致以谢意,感谢他们让国家风调雨顺、民生安乐的功劳;另一方面,在泰山封禅同时证明着自己的统治也是受命于天的。
    有关封禅泰山还有很多传说,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据说也曾去过泰山封禅,并且归途中避雨的松树,也被称做“五大夫松”。
    知识点:帝王、登基、泰山、宗教信仰
    为什么称后妃叫“后宫”
    在古书中,经常称皇帝的后妃为后宫。而在旧小说和民间故事里,谈到皇帝的宫廷生活时,常说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那么,为什么称皇后妃嫔为后宫,皇帝的后妃究竟有多少呢?
    古代帝王的正妻,只有一个,称做“皇后”。古书上常单称“后”,旧戏舞台上又常称她为“正宫娘娘”。皇后之外,皇帝还有成群的妾,统称为“妃嫔”,她们都是偏室,地位都在皇后之下。由于妃嫔很多,于是专门为皇后和妃嫔筑了许多宫殿,这些宫殿都在皇宫的后部,所以叫做后宫。皇后和妃嫔都住在后宫的六宫内,没有皇帝宣召,平时不能走出六宫的围墙。除了皇帝和内侍(太监)以外,平时也不准任何人进入后宫。所以在古代的文章和诗词中,常把“后宫”作为皇后和妃嫔的代称。
    大家都知道,北京的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它分前后两大部分,前面的部分包括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以及文华殿、武英殿等等,是皇帝和百官议事办公的地方,叫做“外朝”。后面的部分叫做“内廷”,就是后宫,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宫殿。其中包括皇帝的寝宫叫乾清宫,皇帝结婚用的寝宫叫坤宁宫,以及在这两个寝宫之间的交泰殿,合称为“后三宫”,这就是民间传说的“三宫”。在这三宫的两边有门通到东“六宫”(斋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和西“六宫”(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长春宫、咸福宫、重华宫),这就是皇后妃嫔们居住的地方。如清朝顺治皇帝的董妃就住在东六宫的承乾宫,慈禧太后那拉氏就住过西六宫的储秀宫。这就是民间所说的“三宫六院”。
    知识点:外朝、内庭、后宫、三宫、六院
    为什么历代后妃之间互相陷害
    历代封建帝王都占有大量的妃嫔和宫女,后妃和妃嫔之间为了争夺帝王的宠爱,经常发生互相陷害的事件,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所以历代帝王的后宫矛盾就非常尖锐。大多数宫女一辈子都没有受到皇帝的恩宠,过着凄凉孤独的生活,那就不必说了。即使曾经得到皇帝恩宠的皇后、妃嫔,也往往互相陷害,最后大都没有好结果。
    唐朝的武则天,十四岁进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属于第四等级的妃嫔,唐太宗死后,她去当尼姑,不久唐高宗又把她接入后宫封为昭仪,成为第三等级的妃嫔,高宗对武昭仪非常宠爱,当时皇后王氏和良娣萧氏与她争宠,高宗就把王皇后和萧良娣废为庶人(老百姓),关进其它宫里,立武昭仪为皇后。萧良娣大骂武则天是老鼠,自己死后要作猫,世世代代咬她的喉咙。武则天大怒,从此宫中就不养猫。开始,高宗还很怜悯王皇后和萧良娣,曾去关押的地方看她们,准备另作安排。不料此事又被武则天知道了,派人把王皇后和萧良娣各打一百杖,截去手足,然后把她们丢在酒瓮里,两人几天后就死了。高宗死后,武则天当了十六年皇帝。这是妃嫔残害皇后的例子。
    在封建社会中,像这类皇后和妃嫔之间互相争宠争权争利而残害的事例多得不可胜计。有的心狠手辣,善用阴谋手段,在争宠争权中成了胜利者,但更多的是失宠者和被残害者。这都是万恶的封建制度造成的。还有成千上万的宫女命运更惨,终生幽闭深宫,她们的“怨”和“愁”更是说不尽的,所以“宫怨”诗成了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
    知识点:后妃、妃嫔、封建制度
    为什么历代公主权势熏天
    戏曲舞台上的《打金枝》,大家都可以看到古代公主依恃皇帝老子的权势,自以为是金枝玉叶,耍弄威风,鄙视夫家。这种情况很普遍,许多公主见公婆不行拜见礼节,反而坐在堂上垂挂珠帘,要公婆行拜见公主的礼呢!不过这还不是主要的,因为古代汉民族的道德传统是媳妇要礼敬公婆、尊崇长辈的,公主傲视公婆,就会受到官民一致非议。所以到唐太宗时,就下诏令禁止舅姑(即公婆)礼拜公主的习俗,而要“行妇见舅姑之礼”:让公婆朝东坐,公主朝西行妇见之礼。唐太宗的女儿南平公主嫁给王敬直,开始就是这样做的。后来到唐中宗时,叔伯姑母,也按家人之礼,要公主子侄先行致礼。
    古代公主由于父母的宠爱,往往权势熏天,主要表现在阴谋弄权上。汉文帝窦皇后的女儿馆陶公主,名叫刘嫖,也是汉景帝的妹妹、汉武帝的姑母大长公主,跟汉武帝的妹妹平阳公主,姑侄女两人就是两个典型的弄权人物。馆陶公主生活腐化,她下嫁给陈婴的孙子陈午,却还把一个随母贩卖珍珠的十三岁孩子董偃留养在府,教他骑马射御,成年后就叫他执辔侍从,自己已五十多岁还跟董偃私通。馆陶公主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内侄刘彻做妃子,但刘彻不是景帝的长子,本来不能立为太子,而栗姬生的刘荣照例为立为太子。她就采用阴谋手段在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而又说刘彻如何如何的好。于是景帝废了栗太子,弄得栗姬忧愤而死;她的女婿刘彻也就被立为太子,后来即皇帝位,就是汉武帝;她的女儿陈妃就被立为皇后。所以刘彻做太子、做皇帝,主要是姑母兼岳母馆陶大长公主的力量。其目的就是要让女儿做皇后。可是这个陈皇后不生儿子,后来就失宠了。
    而汉武帝的妹妹平阳公主也是个惯用心计的人。她家有个歌女叫卫子夫,长得很美。平阳公主把汉武帝请到家里来,让卫子夫侍候,果然被汉武帝看中了,她就让卫子夫进宫,受到汉武帝宠幸,于是废掉陈皇后,立卫子夫为皇后。陈皇后被废在长门宫独居,向母亲馆陶大长公主哭诉,又用重金托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想感动汉武帝,可是都失败了。因此,馆陶大长公主(景帝妹)与平阳长公主(武帝妹)这姑母与侄女就成了死对头。卫子夫做了皇后,她的同母弟弟卫青也显贵起来,做了大将军。当时平阳长公主因丈夫曹寿有病,独居在家,她就利用与卫子夫原来的主奴关系,托卫子夫在武帝面前游说,武帝就下诏把平阳长公主再嫁给年轻得多的原来是她家奴的卫青。所以当时有民谣讽刺说:“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历史上有不少公主是争权夺利、弄权生事的政治阴谋家。
    古代的公主都有封邑,而且由皇帝赐给甲第(上等的华丽住宅)、山庄、园池,允许设府自置官吏,这种官吏称为家令、私府长、家丞、食官等等,他们侍候公主,征收租赋,掠夺土地。
    历代公主出嫁,皇帝都赏赐大量钱帛与奴婢,备办豪化的嫁妆。而且满朝文武官员,都要送礼,‘各献添房之物’,如珠领、宝花、金银器之类。北宋皇帝的女儿出嫁时,还有仪仗队,街道两帝都挂上帷幕,叫做“行幕“;司兵几十人,前导洒水;宫嫔几十人,都是簇罗头面,红罗金袍,珍珠钗插,乘马前导。公主坐在”金桐檐子“(类似后代的轿子)里,由天武官抬着,檐子前用朱红剪绫盖着,檐子顶立着渗金铜铸的云凤花朵,檐子约高五尺,深八尺,阔四尺,里面可以坐六个人,两壁有镂金花的栏干,四面挂绣珠帘,前后用红罗销金掌扇遮簇,真是富丽堂皇极了。
    知识点:公主、权势、封邑、嫁妆
    为什么古代要设驿站
    现在交通方便,中央和地方之间,地方和地方之间,有什么事要通知、报告,可以打电话;什么文书要传送,可以交给邮政局……到什么地方去开会或办事,可以乘汽车、火车或者趁飞机;旅途中,可以吃住在旅馆、招待所;总之什么都很方便。但在古代,既没有电话,又没有汽车、火车,更没有飞机,那怎么办呢?那就只能建立驿站。
    驿站,就是古代的交通站,是古代传送官家文书和官吏来往在旅途中换马和食宿歇息的地方。它既是负责传送邮件的机关,也是过往宾客食宿的旅馆。
    据说,周朝的时候就设置了叫“遗人”的官,掌管道路住宿的粮食,供应过路的宾客。
    秦汉时期,就设立“驿传”了。驿传,也叫“邮置”,就是按照道路远近设置“邮亭”和“传舍”,以传送邮件公文和接待过客。每个传置都设有车马,这种由马驾驭的车叫做“传车”,也叫驿车,也叫“传”。后来这种马也有单是骑人的,叫驿骑。在汉代,驿马还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快马叫“高足”。驿车都是由四匹马驾驭的,“四马高足”的叫“置传”,这是最迅速的。四马中足叫驰传,四马下足叫乘传。只用两匹马或一匹马的轻车叫轺传。当时,传送皇帝命令一天要走一千里路,中途换三次驿骑。后来,驿骑日行三百里就成为定制了。
    晋朝的时候,京城到各州的驿道两帝都种上柳树,每四十里有一个“驿”,每二十里有一个“亭”,不仅供来往官吏住宿、饮食,而且驿站也对老百姓开放,便利旅途来往的人和工商贸贩,这就有一点商业性质了。
    但古代官吏也不能随便到驿站去住宿和乘驿车的。中央派出的官吏要有御史大夫盖了印的凭证才能住宿和换马乘驿车,否则是犯罪行为。那种凭证,最早是用一尺五寸长的木头做的,叫做“传”、“传信”。后来是写在丝帛上的,叫做“关”,也叫“关书”。到唐代就用银牌,银牌长五寸,阔二寸半,面上写着五个隶字:“敕走马银牌”,有了银牌才能乘驿。宋代以后,有时用银牌,有时用驿券,是由枢密院(中央军事机关)制发的。出差办完事情,关书、银牌或驿券仍要送回检验。
    唐朝以前全国有多少驿站,史书上没有记载。宋朝的驿站直接由枢密院管理。元朝的时候,根据各地自然条件,设置各种不同的驿站。能骑马的地方设陆站,山地能乘轿子的设轿站,步行的设步站,水路设水站,东北地区还设有十处狗站。最多时狗有三千只。
    驿站在古代的政治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统治阶级利用驿站传送文书、情报,能及时掌握各地情况,即使边远地区发自自然灾害或社会动乱,各地方首府和中央机关很快就能知道。而且古代驿站都建立在形势险要的关口上,有些驿站扼几个州县的交通咽喉,如唐代梁州的褒城驿(在今平西省南站的褒城),控制了风翔和山南西道两个节度使驻地(风翔和汉中)的往来要道,显得特别重要,所以驿站等于堡垒。在边远地区,遇有外族入侵,驿站就要举烽火报讯,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驿站。西汉时,驿道就一直通到西域。后汉光武帝时,在桂阳那种郡瑶族居住的地区,也凿山通道五百余里,“列亭传,置邮驿”。一旦发生社会动乱,往往首先要占领驿站,破坏统治者的交通线。例如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就是在延安府米脂县银川驿发动起义的。而社会动乱结束之后,统治者又总是要重建驿站。
    知识点:驿站、交通、机关、旅馆
    为什么杨贵妃在长安能吃到新鲜荔枝
    唐明皇的宠妃杨玉环最喜欢吃新鲜荔枝,可是这荔枝生长在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距离京城长安有几千里路。如果靠一匹马或一辆车从岭南运往长安,中间人马必须休息,这样至少要十几天才能运到,荔枝也早就不新鲜了,甚至已经腐烂了。怎么办呢?它只能靠沿途每个驿站换上等快马和换人接力传送,才使杨贵妃吃上了新鲜荔枝。
    这件事充分说明了驿站的作用,但也说明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享受,对人民的生命和驿站的马匹是从不爱惜的。据说,当时各地驿站都派最好的马接力奔跑,但为了拼命赶路,还是有不少马累死了,一路上还踩伤了不少人。杨贵妃吃的新鲜荔枝是用人民生命和驿站好马换来的。
    在每个封建王朝末年,大多数官员只顾自己享乐,不再去关心国家建设,所以,许多驿站往往被弄得破败不堪。
    至于驿站的驿马,喂养不饱,奔驰过度,倒毙在路上的事也是常有的。还有,据《新唐书·李渤传》记载,李渤分司东者(洛阳)时上奏说:由于宰相皇甫镈剥削下层过度,道路不修治,许多驿马在路上累死了。宪宗皇帝得知这消息,大为惊骇。这还是都畿地区,至于边远地区更不必说了。驿马尚且死得很多,被解送的囚犯死在驿路上的更不必说了。
    明武宗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秋天,有个吏目(管理缉捕盗贼、看守狱囚的小官)带了一个儿子、一个仆人,从北京出发,路上秋雨绵绵,有一天黄昏时,他们来到贵州修文县的龙场驿,那里是苗族地区,他们在驿站住了一晚,第二天又上路,到中午时,这个吏目就死在蜈蚣坡驿路上,到傍晚时,儿子又死了,后来这仆人也倒卧而死,三具尸体就横在蜈蚣坡下。这时龙场驿的驿丞是明朝有名的学者王守仁,他本在京城做官,三年前因得罪了宦官刘瑾,被贬谪到龙场驿来当驿丞的。他得知这吏目三人惨死在路上,无人收尸,就到蜈蚣坡派人挖了三个坑埋葬。为这件事,王守仁写了一篇祭文,题目叫《瘗旅文》,哀掉这客死异乡的吏目,也写出了自己愤懑抑郁的情绪。
    一个吏目小官,月俸不过五斗米,竟为此而经历瘴疠浒的地区,攀越千山万峰,结果丧生在异乡客路上。说明古代的小官吏也是难以远离家乡的,也说明古代驿站管理不善,对人们的旅行生活造成多大的危害!
    知识点:荔枝、驿站、上等马、接力
    为什么要研究避讳
    避讳在各个朝代各个人都是不同的,因此,后人就可以利用避讳的字法去研究、审定古代文物,考查古书和刻印的时代,辨别古书、古物的真伪。于是,研究避讳成了校勘和考古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避讳的学问也就成为一门科学,叫做避讳学。
    古代避讳的方法有三种:最主要的方法——改字,此外,还有空字和缺笔两种。空字是指遇到需要避讳的字时空着不写,或者写个“某”字,或者写个“讳”字。如《史记·教文帝本纪》:“子某最长,请建以为太子”。“某”字的就是“启”字,指汉景亮刘启,因避讳而写“某”字。《宋书·武帝纪》在永初元年月下说:“荆州刺史宜都王讳进号镇西将军。”这里的“讳”就是指宋文帝刘义隆,因避讳而不写“义隆”,只写一个“讳”字。缺笔避讳大约从唐朝开始,如仪凤二年立的《李勣碑》中“世”字写成“廿”字,缺笔避讳李世民。
    懂得历代这三种避讳方法,就可以鉴定古代文物和典籍的时代了。例如传说为李陵、枚乘写的五言诗,其中有“盈”字,犯汉惠帝刘盈讳,因此学者们断定都是后人伪作。再加隋文帝名坚,其父名忠,其子名勇,隋炀帝名广,而传说为隋代王通所作的《元经》、《中说》却不避“忠”、“坚”、“勇”、“广”等字,而避唐朝讳,因此很多人认为是伪作。
    利用避讳学,可以断定古书的著作年代。如司马贞的《史记索隐》,没有写作年代,两《唐书》没有司马贞的传。清朝钱大昕根据《索隐序》中“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的题衔,利用避讳学,考出写于开元七年修文馆改为弘文馆以后,因为弘文馆在神龙初避孝敬皇帝李弘讳改为修文馆,开元七年才恢复称弘文馆。
    掌握避讳学,可以看出古书中的一些错误。例如《史记·楚世家》说:“灭楚,名为楚郡。”《通鉴·秦始皇二十四年》则说:“虏楚王负刍,以其地置楚郡。”这里有了问题: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当时为了避讳,称“楚”为“荆”,怎么会反而用“楚”字为郡名呢?裴骃《史记集解》引孙检说:“灭去楚名,以楚地为三郡。”由此可以断定《史记》、《通鉴》中的“楚郡”乃“三郡”之误。
    利用避讳知识,还可以判断有些书中的文字或有后人增改,或有他书补入等。如《史记·高祖本纪》中为了避讳,不写惠帝名“盈”,《文帝本纪》中不写景帝名“启”,可是文帝的名“恒”,却二次出现在《高祖本纪》中,一次出现在《吕后本纪》中,不避讳,可以断定此必为后人所加。
    从上面举的一些事例可以看出,掌握避讳学知识,对阅读和研究古书大有好处。
    知识点:避讳、文物、古书、研究
    为什么杜甫诗中没有“闲”字
    在唐诗中,“闲”字可以说是用得最多的常用字之一。翻开《全唐诗》,什么“闲斋”、“闲立”、“闲步”、“闲云”、“闲处”、“闲看”、“闲适”、“闲居”、“闲人”、“闲日”、“闲思”、“闲情”、“闲谈”、“闲时”、“心闲”、“清闲”、“等闲”、“偷闲”、“秋闲”、“身闲”、“官闲”、“放闲”、“最闲”等等,俯拾即是。
    几乎所有大诗人的诗中都用过“闲”字。可是,号称诗圣的杜甫,在他现存的一千四百多首诗中,却找不到一个“闲”字,这是偶然的吗?不!这是因为杜甫的父亲名闲,为了避父亲名讳,所以他不用“闲”字,凡是说到“闲”的意思时,都用其他字代替了。
    在封建社会里,避皇帝的讳,叫做国讳。避祖父母、父母的名讳,叫做家讳。这种避家讳的风气早在汉代就开始了。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因父亲名正,所以他每次写正“正月”时都改写成“初月”。这都是为了避家讳而改字。
    知识点:避讳、国讳、家讳
    为什么三教都奉关羽为神
    现在中国的民间,对关羽的崇拜十分盛行。不管是在儒家的文庙里,或者是在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宫观里,经常都能看到那位关老爷的神位。然而专门祀祭关公的关帝庙、武庙,那更是遍布在了全国各地。它和儒家里的文庙、佛教的禅院、道教的仙观,多多少少,装扮粉饰着京都里的大邑、青山秀水,飘动的香烟,有着神秘的韵味,伴随着关公,已经度过了几千年的岁月。可是关老爷的香火为何这样兴盛?关羽怎么自将军而升到“帝君”、“大帝”的?这儿是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社会原因的。
    历史上的确有关羽这个人物。他字云长,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解虞县)。陈寿《三国志》给关羽一生作了一番详细的介绍:东汉末年,关羽亡命奔到涿郡。那时刘备正在乡里招兵买马,他和张飞往投,发誓共生死患难,三人寝便同床,亲如兄弟。后代传为佳话:“桃园三结义”。到后来刘备兵败,关羽被曹操所俘。曹操封他偏将军,汉寿亭侯,赐重金,希望为他效劳。可关羽挂印封金,还是投奔刘备。刘备作汉中王,拜关羽作前将军,率众再次攻打曹军。关羽水淹了七军,活擒于禁,刀杀庞德,威震华夏。后来由于骄傲轻敌,麦城兵败,让部将给杀了。死后追封作“壮缪侯”。
    自三国至唐时,那时关公在民间的影响力并不算太大。到宋以后,关公开始大走好运,青云直上,到北宋真宗皇帝时,诏令修建关圣庙。等到了哲宗皇帝时,封为“显烈王”。这之后宋皇再次加封叫“忠惠公”、“义勇武安王”、“壮缪义勇王”、“英济王”。这样一来,关于关羽的神化便首先自道教、佛教中开始了。
    宋朝道士祀关羽叫“馘魔大将”,声称他具有强大的法力,主持“地祗馘魔关元帅秘法”、“丰都郎灵关元帅秘法”,可以呼风唤雨,能够伏魔降妖,显出很多灵迹。所以说:“各著史册,功存生民,一方所依,千载如在。”到明代,关公再次被封作“三界伏魔大帝”,他的地位随之达到顶峰。更有趣的是,藏蒙地区所盛行的喇嘛教对他同样蛮有感情,像北京雍和宫中便专设有一座关帝殿,殿内的正中供奉着一尊精致的关羽铜铸坐像。这样以来,关公便成了儒、释、道三教共同受至的偶像,它在我国民间信仰中是十分独特的。
    民间信仰中关羽特别显灵,他被人说成是具有司禄命,能佑科举,可以治病除灾,能够驱邪避恶,能够诛罚叛逆,能够巡察冥府,乃至招财进宝,庇护商贾等类似无边法力,同时统治者还拿集忠、孝、仁、义、节在一身的关羽,用以“教化”亿万臣民,维护他们的封建秩序,这是再好不过的“灵丹妙药”了。上面所说,这是为何儒、释、道三教都信奉关公,关公庙遍布天下的主要原因。
    知识点:关羽、香火、道教、佛教
    为什么四大名山成了佛教圣地
    中国有名的山中除了优美的风光之外,还具有更加丰富的人文景观与诱人的历史和传说。四大名山的名称分别与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直接挂上了钩,传说非常丰富,殿堂建筑等好多人文景观亦不断出现,又因为名山原有的美景,便使得登山朝拜的佛教教徒不断。自明代起,民间便有了“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等说法。五台山在山西省五台县东北方向,方圆250公里内,由望海峰、锦绣峰、挂月峰、月斗峰与翠岩峰五座山峰所环抱而形成的,峰顶都很平坦宽广,好像五座土垒的高台,因此称为“五台”。拿五台山与佛教的文殊菩萨共同联系起来是根据两部佛经之中的记载。《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7中有文殊菩萨的确居住在清凉山这一说法。《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说,文殊却是居住在五顶山。至于五台山的那五个像垒土之台的山峰,不仅是佛教五方如来之座,而且是文殊菩萨顶面有五髻来表示智慧圆满的象征。自此之后,五台山便成了佛教徒心目中的文殊菩萨之说法的道场,来者日众,于是便逐渐成为佛教中的一大名山。
    普陀山就是浙江省普陀县舟山群岛之中的一座小岛,面积大概1275平方公里。传说唐代大中元年时期(公元847年)有一位印度和尚来到这儿,他在潮音洞前亲眼看见观音菩萨现身,而且得到了观音菩萨所给的七色宝石。北宋时期神宗元三年(公元1080年)王舜封出使到朝鲜,途中遇到特大风浪,他于是遥望潮音洞前跪拜祈祷平安渡海。后来王舜封便把这件事报告给了皇帝,皇帝特别赐名叫“宝陀观音寺”,自此普陀山便名声远扬。根据中国佛教的传说,观音的诞辰日是二月十九日(农历,下同),成道日为六月十九日,进山修道日为九月十九日,在每年二、六、九这三个月,普陀山都会有香会,除了有中国各地的佛教徒之外,日本、朝鲜、东南亚的佛门信徒也经常不远千里来到此地。
    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山市西南方向。传说古时有一位名叫蒲翁的老人进山采药,他看到了普贤菩萨的显现。在北宋初年,当地又有很多次普贤菩萨显相的传说。宋太祖便派人前去峨眉山上塑造普贤菩萨像。宋太宗在太平兴国五年时期(公元980年),官方再次主持在山上铸建了大型普贤铜像,并且把山上原来有的白水寺改名为白水普贤寺。自此,峨眉山便成为普贤菩萨的说法道场,佛教徒诚心地向往的佛教名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地区。佛教传说中,释迦摩尼逝世之后1500年,地藏菩萨降生在新罗国(在今朝鲜中部)作王子,叫金乔觉,后来削发出家,叫地藏比丘。唐高宗时期,金地藏亲自渡海来到中国,来到九华山苦修。他在99岁时坐化时,肉身没坏。传说山上的“月(肉)身菩萨殿”,便是地藏的成道之处。自明代时起,人们用金地藏作地藏菩萨的化身用来崇拜,九华山便成了地藏菩萨的道场。
    知识点:四大名山、优美风光、人文景观、传说
    为什么唐僧要去西天取经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虚幻的佛教人物,不过他经历九九八十一个磨难去西天取经的事情,却有一些事实依据的。唐朝有个叫玄奘的佛教徒,的确去西天取过佛经。
    玄奘出家之前姓陈,玄奘是他的法名,又被尊称为三藏法师,所以有人还称他唐三藏。玄奘13岁时出家,21岁受大戒。22岁离开长安到达四川、湖北、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寻问有学识的和尚,深刻钻研佛教经论。那时国内对佛教经论各有各的评说,翻译过来的佛经,要么晦涩难懂,要么失真走样,所以玄奘决心去佛教的发祥地印度学习和取经。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玄奘从长安起步,路经姑臧(今甘肃武威),再过敦煌,一直向西域进发。困难不断,但是并未阻挡玄奘前进的步伐。
    到了伊吾(今新疆哈密县),高昌国王鞠文泰得知玄奘是个高僧,苦苦相留,可是玄奘决意西行。鞠文泰就派了一些可以吃苦耐劳的人送玄奘到印度。《西游记》里不是说唐僧跟着三个徒弟吗,那些护送玄奘的人虽无神仙般的通天本事,但却有着孙悟空的机敏聪慧、猪八戒的善于驮重和沙和尚的吃苦耐劳,翻山越岭最终到了印度。
    玄奘先拜戒贤法师为老师,直接研究佛经原文。5年之后,他游学印度各地,并且演讲佛典,还跟印度学者辩证,讨论佛学理论,名扬全印度。公元645年,玄奘才回抵长安。
    玄奘这次西行,历经17年之久,5万里行程,138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520箧,657部。返回长安以后,他刻苦翻译佛经,在20年间共翻译出1335卷。他还将中国的《老子》等书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他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
    玄奘还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编写了《大唐西域记》一书,其中记载了取经路中各国山川、城邑、物产、风俗,是探讨我国西北地区及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以及中亚等地历史、地理的重要史书。从19世纪起,已经被英、法、日本学者陆续翻译、注释及出版。
    公元664年玄奘去世,说当时有一百多万人为他送葬,三万多人给他守墓尽哀。他从印度取回的佛经被保存在专门为其建造的西安大雁塔之内。
    知识点:唐僧、取经、佛教、佛经、梵文
    为什么明代的漆器遍布世界各地
    明代是漆器生产的又一个繁盛时期,繁盛的主要原因是社会需求量的猛增。明代的建筑、造船、佛像制作和宫廷用具都广泛地使用了漆器和漆。漆器的制作,除了官方经营的果园厂外,中南、西南、浙皖地区的民间漆器生产也很昌盛,品种一百多种。其中雕漆、金漆、彩漆是最盛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制漆高手,如雕漆张德刚、螺钿姜千里、百宝嵌周翥、金漆蒋回回、缥霞杨埙等。特别是漆器工艺著作《髹饰录》的出现,代表着明代漆器工艺在实践与理论上的完善。
    《髹饰录》是我国古代仅有的一部漆艺专著,是明代隆庆年间的一位著名漆工黄大成所写。他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前人的成果相结合,全面地讲述了有关髹漆工艺的各个方面。这本书在明代天启五年经过另一位漆工杨明之作序并解注,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全书有乾、坤两集,共18章,186条。《乾集》主要讲制造方法、原料、工具和漆工的禁忌。《坤集》讲漆器的14个分类和各个品种的形态。
    明代漆器大批地进入欧洲,对欧洲工艺美术带来了很大影响。18世纪英国杰出的家具大师齐本德尔,在他那风行一时的著作《家具大全》中还专门介绍了明代的髹漆家具,并对东方漆器有着强烈的向往,这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工艺美术设计家的思路。英国伦敦维多利亚亚伯特博物馆到目前为止还藏有明代描金加彩髹漆床式椅。还有加拿大、欧洲各大博物馆、个人珍藏中也有不少明代精美的漆器,并且还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知识点:漆器、雕漆、金漆、彩漆
    为什么上朝时手中执笏
    在古代图画里,经常会看到大臣朝见天子时双手总是捧着一块狭长板子,中间略呈弯曲,这块板子就叫做朝笏,也叫朝板、手析。最早的时候,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在朝会时手中都执着朝板,这是用来记事以备遗忘的。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在朝会前先把事情记在朝笏上,以免在朝会时忘记。只是各人的笏由于等级不同,质料也不一样。据《礼记·玉藻》说:天子的笏用玉制作,诸侯的笏用象牙制作,大夫的笏用鱼须文竹制作,士的笏用竹制成。又说:“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但到宋朝,即使大臣不需要奏议而记事,上朝拜见天子时手中仍旧捧着朝笏,于是朝笏就纯粹成了朝见时的一个装饰品。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今阁门习仪,先以笏叩额拜,谓之瞻笏,亦不知起于何年。”说明当时“朝笏”已不用来记事了。
    古代大臣的朝服都是宽袍博带,这种束腰的大带子叫做“绅”,第当骑马上朝时,大臣往往把笏插在腰带里,这叫做“晋笏”或“晋绅”。晋就是插的意思。所以,“晋绅”后来成了古代高级官员的代称。不过,也有人不把笏插在腰带间的。唐玄宗时宰相张九龄因身体很瘦弱,笏插在腰间感到很不便,于是他专门做了一个装笏的袋子,叫做“笏囊”,常叫随从带着。宋太宗还曾经创制方团毯路带,又名笏头带,赐给宰相,作为装饰用。
    知识点:笏带、朝板、手折、记事、备忘
    为什么出现了百家争鸣
    战国属于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奴隶制崩溃,而封建制则确立,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阶级不停分化,而诸侯割据所造成的政治不统一,更是加剧了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
    各阶级、各阶层都必须有自己的思想家及代言人,从而表达本阶层的政治主张及愿望。伴随社会大变革的到来,以往在官府的传统都打破了,少数贵族已不可以再继续垄断文化知识,文化教育也开始普及于民间。
    于是后来“孔墨子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社会上不断涌现出许多的文学游说之士。各国国君为了富国强兵而争相礼贤下士,还有一些官僚、贵族也广招贤才。
    为了适应政治需要而学术思想的流派逐渐增多,战国时除了孔、墨显学之外,另外还有道、法、阴阳、名辩等家。还有的同一家之内也不停再分化成小的宗派,例“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全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的宗旨,并且他们确是“皆有所长,时有所用”,所以各国的封建君主对各家是“兼而礼之”。
    因为不主一家,并且允许各家之间相互展开批判及论战,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正是由于这种争鸣,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以及繁荣。
    知识点:社会变革、政治主张、教育、论战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