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亮剑:从赵家峪开始震惊李云龙

第211章 第3旅团

亮剑:从赵家峪开始震惊李云龙 寂寞丛林 2306 Sep 11, 2023 2:00:33 PM
  宫野道一提醒道。
  “只有第4师团能够调动出动吗?”
  听到宫野道一的话,筱冢义南一下子眉头紧皱起来,顿时忍着不舒服的神情说道。
  “司令官,暂时只有第4师团能够出动。”
  宫野道一无奈的说道,“第4师团的战斗力,还是很可以的!”
  筱冢义南闻言,不由得想起第4师团的“彪悍战绩”。
  .......订阅惨痛,防一下盗,十分钟后再刷新订阅。
  1888年5月14日,以大阪镇台为母体,第4师团被编成。最初成立的时候,所属的步兵连队是第8、9、10连队和第12连队。之後很多次步兵连队被配属来配属去,卢沟桥事件爆发之前确定了第8(大阪),第37(大阪),第61(和歌山),第70(条山)这4个步兵连队的编制。“第8连队又败北了,接下来轮到第9连队(隶属於第16师团)(败北)了”这句话在陆军中盛传以久。这是嘲笑日俄战争中关西的部队战斗力不强,自我伤亡太大的例子。像在大阪、京都这样的大城市,选拔出来的城市兵也的确与乡下兵有所不同。他们相比地方部队来说考虑问题的方法更合理性,换而言之就是更狡诈。从来不愿意打硬仗恶仗,不像人们想像中的日军那样好斗成性。也不愿意重视精神力量。也就是说不喜欢以寡抵众,不愿意在装备以及各种条件都劣势的情况下背水一战。这就是军一级别的指挥官不愿意用关西的部队打头阵的原因。但也不完全这样,第16师团(京都)的福知山连队(东史郎所在部队)就因强悍而颇受好评。
  在甲午战争中,在辽东半岛登陆之後没经过什麽大仗,之後就担任当地警备。日俄战争中属於奥保巩大将的第2军,连克金州、南山、得利寺和大石桥等重镇,但是也都是歼敌八百,自损一千的达到战略目的的消耗战。之後参加了辽阳、沙河、奉天会战。与俄国的议和条约缔结之後,1905年末到1936年初之间回国参加整编。1937年2月,师团被受命前往满州驻扎。之後不久卢沟桥事变爆发,中日之间的战争全面化。第4师团在战争初期主要在华北和满州转战。1940年7月被派遣到华中,参加了汉水战役、豫南战役和江北作战。1941年9月参加了第一次长沙会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之後,第4师团变成了直属於大本营的部队。为了准备可能到来的南下作战第4师团奉命在上海集结待命。在此期间,师团由4单位制变成了3单位制,第70步兵连队被编入了第25师团。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第4师团依然按兵不动。日军在菲律宾的第一次巴丹半岛的攻坚战以失败而告终。为打开局面,大本营就投入了第4师团前往菲律宾。1942年3月Lingayen湾登陆成功,被编入第14军(本间雅晴中将)。第14军於4月3日发起了第二次巴丹半岛的攻坚战。美菲联军虽拼命的抵抗,但是在日军的强大炮火下渐渐不支。4月9日在巴丹的美菲联军缴械投降。不久Corregidor岛也被攻下。5月7日,菲律宾全境的美菲联军投降。
  之後,第4师团曾一度回国整编。在1943年再次被动员,被派往印尼担任Sumatra岛的警备。最後被派属给第15军进驻在泰国。不久在泰国Lamphum无条件投降。
  二战中的日本军人的所作所为,让我们联想到的,无外乎是“残暴”、“穷凶极恶”、“杀人不眨眼”,继而联想到他们嘴里时常嚷嚷的“效忠天皇”“武士道”等等,似乎个个都是亡命徒。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当时,无论是装备还是军人素质都处于世界级领先水准的日军中,却出现过一支因战斗力奇差而“闻名”的另类部队,它就是号称“日军中第一窝囊废师团”的大阪第四师团。日本历史学家关幸辅在文章《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中,曾详细描述了第四师团的种种佚事。有意思的是,这支著名的“弱旅”在战后竟保留了自己的番号,直到今天,日本陆上自卫队中仍保留着“第四师团”。
  第四师团又名“大阪师团”、“商贩师团”,成立于1888年,是日军在二战爆发前组建的17个常备师团之一,属陆军的甲种师团,是日军中的资格最老的师团之一。编组地是日本大阪,士兵主要由大阪的菜贩子和游商组成。大阪第四师团,代号“淀”——这个代号可谓独出心裁,其他的日本陆军师团代号多有尚武精神的象征,比如第二师团是“勇”,第九师团是“武”等等,第四师团这个“淀”字的来源是因为有一条淀川河横穿大阪最繁华的梅田商业区,用这个代号真是既有乡土气息,又带有招财进宝的吉利兆头。
  大战前夕官兵大多装病,暴怒指挥官坐镇医务室根据日本军事历史学家关幸辅的记述,第四师团的实际作战能力并不高。实际上,这也是相对而言的。第四师团约两万两千人,下辖4个联队,标准甲等装备,堪称日军“精锐”。然而它成立没多久,“窝囊废”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日军。尤其是第四师团的核心部队——第八联队,因为在日俄战争中屡战屡败,获得了“败不怕的八联队”绰号此后直到抗日战争爆发,第四师团就再没上过前线。不过,这并不等于它没有表现“勇敢”精神的机会。1933年,第四师团二等兵松井在大阪市中心闯红灯,结果和警察发生冲突,师团长寺内寿一为了“维护大日军的尊严”,毅然带兵砸了警察所,史称“大阪Go-Stop事件”,第四师团在日本国内的“武勇”可见一斑。1937年,因驻华日军兵力吃紧,日军大本营将第四师团调到中国东北,划归关现今大阪第四师团
  当时,日军大本营为让这支部队焕发战斗精神着实费了一番心思,结论是:指挥官对于一支部队的战斗力的强弱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亮剑:从赵家峪开始震惊李云龙更新,第211章第3旅团免费阅读。https://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