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小说 崛起,从1900开始

第731章 劫富济贫的义军

崛起,从1900开始 清波凡人 3720 Oct 3, 2022 2:34:29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线穿心尖尖》章节阅读:

    一家六个大人围坐在一起,大大,母亲,四兄弟,晚饭后,大大让大家坐在一起说说话的,老大烧锅的桂芬坐月子的,只能躺在床上,在给孩子喂奶,堂屋里讲的话,她也能听得清。
    “小伢子过几天要洗九朝(zhao)了,老大你看看还有哪些亲戚要请来的,这几天要去上门报喜的了”大大对着谦国说。
    “都去过了,主要都是家(ga)婆家那边的几个椒椒(注:当地人喊叔叔为椒椒,源于清朝张廷玉宰相家人上书朝廷,把叔叔写成了椒椒,皇上问之,为规避欺君之罪,张廷玉与皇上说,臣家乡一带称呼叔叔为椒椒,遂连夜疾书梓里,县官昭告乡民,自此称呼叔叔为椒椒,否则有杀头之罪,此称呼便沿用至今),还有几个老表,都送过了”。
    “小伢子也该取个大名的了,谦国你看取什么名字比较好?要按照辈分取的呢”。
    “我老早就想当兵,你就是不让去,我对当兵的,很崇拜的呢,我当不成,希望小伢子以后能当兵,我想给他取名让兵吧”,老大的声音有些小。
    “噗嗤,叫让兵啊,见了当兵的就跑,是吧”,老二谦泰有些不屑。
    “好吧,你们这辈四兄弟取的名字是国泰民安,我看保家卫国还是得依靠解放军,你们看抗美援朝,还有对印度的反击战,都得靠我们的人民子弟兵的啊,叫让兵也确实不好听,就叫让军吧,张让军”,大大一锤定音。躺在屋子里的桂芬听到了,“好,就叫让军,多好啊,小伢子啊,你有名字了,叫让军呢”,桂芬前半句大声一些,是对着堂屋说的,后半句是对着她儿子,爱意浓浓的轻声喋语。
    让军,是张家的长孙,一家人喜欢的不得了,六个大人喜欢一个小伢子。谦国自从有了儿子,作为家里老大,上工更加起早摸黑了,与队长经常要着工分高点的累活重活抢着去干,毕竟家里添了一口人,多了一张嘴,桂芬有时还要歇工去奶孩子,不多挣工分又怎么办呢。
    时间很快,到了1979年,让军满三岁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事求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如一股春风,吹遍大家南北,农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分田到户的运动,乡里到村里一时间,干部们下乡丈量田亩,集体的生产物资也都估值给分到了村民合作组互助组,一夜间,大家有了自己的责任田责任地,要靠自己去计划种什么怎么种的了。有人欢喜有人忧,以前混着拿工分的人,都不知道咋过日子了,以前卖力干活有眼力见的人,高兴的夜夜做梦笑醒了。
    老二谦泰,也娶了烧锅的,大大喜欢桂芬的干劲与任性,基本是参照桂芬的标准,让人说媒在冲口村给找了一位,比谦泰大二岁,名叫徐琴。为此事,谦泰一直不怎么乐意,心里对大大的这种包办,积有怨气,时不时的还甩脸色给徐琴看。婚后一年多,日子也不紧不慢的过着,生了个大胖小子,取名让旗,比让军小两岁。
    老三谦民,只上了两年学,对学习没有兴趣,大大让他与远房表叔学做篾匠,学了好几年,出师自己可以单独做活了。手艺还行,编个簸箕,打个筛子,做个箩筐,都拿得出手,最擅长的还是编制竹席子,周边十里乡村人家,如哪家有打竹席子的活,一般都是来找谦民师傅的。老三年纪也才二十出头,长年吃百家饭,不怎么晒太阳,脸上倒是很白净,身材与大哥一样,清瘦清瘦的,一双手天天碰篾签,大拇指上虽有一小块牛皮胶带裹包着,但明显看得出几个手指头皮肤还是很粗糙的。话不怎么多,不太喜欢与人聊天说笑的,干活的时候,常常只能听到竹篾翻滚旋转插编的声音,请他做活的家主子,都喜欢这样的师傅,吃了饭就干活,不说别的,不浪费时间。中街的李嫂,三天两头的去找老三的母亲,要给老三许门亲事,李嫂是老街出了名的媒婆,那些乡下的妇女婶娘们,每次到街上来,都得去李嫂家里坐坐,打个招呼什么的,谁不想着自己家或亲戚家的小伙子说亲、大姑娘嫁人的事情呢。李嫂主动上门找老三母亲介绍过好几位姑娘呢,老三一直拖着没答应,其实是他自己也想不好哪个姑娘好,哪个姑娘不好,有时还想着那些天做篾匠活的那几家女儿的呢。他每次见到李嫂就想跑,有几次躲不过了,就跟李嫂说自己年龄还小,还需要给大大再赚点钱养家,找什么类型的烧锅的,还没想好的。毕竟他是看到二哥的婚姻,经常吵架的,心里还是有点犹豫。老三母亲拿他也没办法,其实内心上还是希望老三找个烧锅的,早点成个家。
    老四谦安初二年级了,成绩一般般,上学比别人迟,放学比别人晚,学费与别人一样交,学到肚子的东西,没有别人的一半多,大大说他,他还犟嘴,油腔滑调,为这事,老四没少挨打。这不,前几天上学路过上街头的老宋家门口,走路没个正行,拿着个棍子舞来舞去,老宋家的狗看着都不顺眼,狂吠,瞪着老四,不断的往老四身边凑,结果老四裤脚被狗给扯拽着,拉开了裤脚的锁边线,这下把老四给气的,拿起棍子撵着狗追着跑,嘴里还大声嚷嚷着,说老子今天不打死你我就不姓张。他拿着棍子追着,越喊,狗叫的越厉害,狗越叫,老四越兴奋。老四愣是跑出二里地,把狗子的一只腿给打跛了,这才气呼呼的去上学去了。
    老宋家看到自家的狗被谦安给打跛腿了,气汹汹的来找大大评理,要大大给个说法,“我家这狗,谦安不惹它,它会咬他么?再说了,拿棍子追出几里地,想把我们家的狗打死才收手的啊,你这儿子咋这样,你看怎么办吧”,老宋站在张家门口,大声的吵吵着。
    “哎呀,老宋啊,我家那老四,与你们家的狗差不多,我不也叫他畜牲么,别生气了,来来来,家里坐会,喝口茶,待会等他放学,我们问问怎么回事,他要是不承认,你拿棍子,也把他腿给打跛了才好”,大大知道老四的习性,认为老宋说的七八不离十。
    老宋进到屋子里,老四母亲赶紧给他倒了一杯茶,“老宋哥,喝喝茶呢,莫与我家那淘气鬼生气的呢”,母亲陪着笑脸,边说边拉凳子让老宋坐下。
    “老哥哥,我们先不说狗的事情了,你听说了没,其他几个乡都在搞田地丈量要分田地的呢,你家距离乡公社近,你可听说了?有什么消息啊?"老张凑到老宋边上说,声调都压低了一些。
    其实,老哥俩平时关系不错的,几年前搞批斗的时候,两个人都为乡里孙校长的事情,一起去给革委会的人说过情的,他们两都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人,很实在,不胡说的。谦国谦泰以及老宋家的大女儿都是孙校长的学生,接受孙校长教过书的,对孙校长的为人,老哥两心里有底的,那次就去给他说情了。老哥两在街上偶尔碰见了,打打招呼,都彼此很熟悉,要不是为了谦安打跛自家狗的事情,老宋也不可能撵到张家来评理的。但事情说开了,老张两口子又是请坐又是倒茶的,老宋的气头一下子就消了不少。
    老张递给老宋一根大前门品牌的香烟,给烟点着了,老宋压了一口嘴,呼出了一大圈烟气,“他张叔啊,我听乡里的孙干事说,要搞的呢,这些天乡里正在找每个村的一些人在讨论,看看怎么搞,县里的政策,是说要在秋收结束后,分完田地呢,今年按集体工分搞分粮。说分田是按照人口分田地呢,具体怎么分,不知道,反正听说要搞的”。
    “那这往后,就自己搞自己家的田地庄稼了?”
    “是的了,你家又没事的,谦国比队长都懂的,还怕啥?你家人口多,也都是干活的,巴不得分田地自己整吧”。
    老哥两你一言我一语,抽了半包烟,一个多时辰就过去了,老宋也消了气,临走时说:“哎呀,算了,你也不要揍他了,狗腿过几天就好了,要是把人腿打坏了,就麻烦了。叫他不要那么的痞,念书就要有念书的样子的呢”。
    “老哥哥,你刚才说的如果真是分田到户了,我就叫他回来种田了,不念书了,他不是念书的那块料,读书费劲的,还不如种田种地呢”。
    果不其然,半个月后,村里开会,乡里开会,每家家主子开了几次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春风在小城的饭前茶后、田头地尾很快的吹了起来,大家有的欢欣鼓舞,暗自憋着笑意攒着干劲;有的愁眉苦脸,担心自己不会种田种地,没收成咋办呢。就这样,1979年的立冬前,小城全部的农户,都按照政策要求规定,采取“人口均分、荤素搭配、抓阄落定、责任到户”的方式分到了田地,集体资产也都按照互助协作组的形式给分了,确定了保管人、责任人。一场农村土地改革的汹涌大潮,就这样铺天盖地的开展起来了。
    老张家分到了4亩水田,2亩旱地,80亩山林,八口人,人均5分水田、2分5的旱地、10亩山林。大关乡总体上属于丘陵地貌,山多地少,水田更少,所以山地田林人均分的少,比其他乡要少得多。
    虽然分了田地,大大与母亲还是犯难了,这一大家子在一起生活也不是事情,迟早要分家过日子的。队里分天到户的第三天,两口子找来四兄弟、两个儿媳妇商量。
    “你们哥几个都在,我的想法是索性就把家一分为三,田地也都分了。反正老大、老二两口子,你们都会种田种地,不比别人差。老三虽然拿着地,但不会种,但老三好歹有个手艺,可以补贴生活,就是还没找烧锅的,应该与我们住一起,明年给娶个烧锅的。老四还小,也不要去上学了,回来种田,与我们一起过”,大大一口气说了好多,中间喝了几次的茶,母亲在一旁偷偷的抹着泪,借着昏黄的煤油灯灯光,就着自己的围裙断断续续的在擦着眼睛。
    老大老二虽有不舍,但两个烧锅的,都同意分家,自己过自己的日子。老三没表态,说听大大的安排就好了。老四,高兴的很,心想终于不要上学了,回家就可以自由了,没老师管了,多好啊。一家人就这样,老大家住左边的两间房子,老二家住后面的三间房子。老三老四与大大与母亲住现在的进门的四间房子。农作具、锅碗瓢盆及生活用具也都一一给分了,从腊月一日起,三家各自过各自的生活。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