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侠小说 诸天纵横,从武林外传开始

第351章 韩非之梦,天行九歌

诸天纵横,从武林外传开始 贫道爱烫头 2305 Jun 15, 2022 2:46:33 AM
    东海之滨,齐鲁之地,桑海,山巅。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和一个年轻英俊的公子相对而坐。
    老者身着儒袍,双目紧闭,看起来老态龙钟,却又有高山一般的凝重威势,其身上散发出来的浩然正气,堪称诸邪退避,万法不侵。
    若是有修行邪法的靠近这老者,老者无需动手,只需呵斥一声,便能让对方自食恶果。
    此人不是别个,正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后圣”的荀子!
    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
    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
    许多年前,荀子便已经把儒家掌门之位传给伏念,隐居于此,著书立说,教育弟子。
    荀子身前这个年轻人,便是他最得意的弟子。
    年轻人有着飞扬的浓眉、深邃的桃花眼,面部轮廓仿佛刀削斧凿,看起来文质彬彬,言语间有些轻佻,似乎很喜欢开玩笑,却给人一种另类的严肃感觉。
    仿佛这不是一个人,而是能够审判一切的律法。
    他就是——韩非!
    韩非,也称韩非子,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
    提出了“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循名实以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等多种21世纪也不过时的理念。
    除了法家思想之外,韩非的文笔也是顶尖中的顶尖,绝顶中的绝顶。
    韩非擅长用寓言故事来阐述道理,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复杂纷纭、变化万千的生活状态。
    时代更迭、国家兴亡、王侯将相、个人荣辱、征夫思妇均纳于笔下,内容之广泛、事件之纷杂、形象之众多,堪称先秦寓言之最。
    比较著名的故事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
    就连秦始皇嬴政,读到韩非的《孤愤》、《五蠹》,也曾谦逊的表示:“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李斯最著名的文章《谏逐客书》中最有名的那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实际上也是引用自韩非。
    原文是: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如今的韩非虽然处在求学阶段,但需要的知识都已经学到,已经到了告别的时刻。
    “老师,昨夜我做了一个梦。”
    “哦?什么样的梦啊?”
    “醒来的时候,我已经忘记了梦里的内容,只是发现枕上的泪痕犹然未干。”
    “是悲伤的梦吗?”
    “也许吧,我并不知道那是伤心的泪水,还是来自于领悟的喜悦。”
    “你又多了一层体会,不错。”
    “而且,我发现自己最近似乎一直在重复做这样一个梦。”
    “如果你已经忘记了梦里的内容,为什么会认为是不断重复的一个梦呢?”
    “因为,在梦里,始终都有一首歌,萦绕在我的心头。”
    “什么样的歌?”
    “无法形容的美丽,又似乎很伤感,很遥远,又似乎很熟悉。”
    “你有什么感受?”
    “听到这首歌,我的内心就会变得很透彻,想清楚了很多事情。”
    话到此处,荀子终于睁开了眼睛,用能够看透凡俗红尘的目光看着韩非,柔声说道:“所以,你是来告别的?”
    韩非道:“我感受到了一种召唤,也许,我该出发了。”
    荀子眼中闪过几分不舍,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是淡淡的说了一个“好”字。
    韩非道:“老师授业之恩,弟子终身铭记。”
    说罢,韩非大礼参拜,转而仰头看向一旁的大树,大树的树杈上,一只雏鸟已经积攒好了力量,正在进行自己的初次飞翔。
    ……
    李斯把一根柳枝递给韩非,轻声道:“师兄,你要回韩国?”
    “柳”谐音“留”,古人有“折柳送别”之说。
    早在《诗经》中,便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之语。
    韩非接过柳枝,轻笑道:“是的,我该回去了。”
    李斯眼中精光一闪,转而深深隐藏,沉声道:“韩国是七国之中最弱小的,以师兄的才华,着实有些可惜。”
    这个时代连“大一统”都没有,家国天下的思想也还没有形成,讲求的是知人善用,人尽其才。
    魏国人在楚国任职不是魏奸,楚国人在齐国任职也不是楚奸。
    哪怕孔子、孟子,也是这种想法。
    这个时代的儒家还是非常的“刚猛”,与宋元明清时期的儒家全然不同。
    孔子曾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孟子则直接表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这里就有人要问了,那种“忠君”的思想,难道不是出自儒家么?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说是,是因为强调忠君的那位,曾经在儒家求学。
    说不是,是因为他不是儒家代表人物,而是法家代表人物。
    没错,那个人就是韩非!
    “没办法,那是我的国,也是我的家,你呢,你有什么打算?”
    “师兄之才十倍于我,可以挑选最弱的,我准备去最强大的屋檐下碰碰运气。”
    “你要去秦国?”
    “只有依靠秦国,我才敢与师兄一较高下。”
    “所以,下次见面,我们就是对手了?”
    “希望不会让师兄失望。”
    “那就说好了,不能因为顾虑同门而手下留情啊。”
    “绝对不会的,师兄放心。”
    李斯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狠戾,韩非或许会手下留情,李斯只要有机会,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除去韩非。
    “你到了秦国,一定要替我去见见那个最新到来的国师,问他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天地间,真的有一种力量,在冥冥中掌握着人类的命运吗?”
    “国师会回答这个问题么?”
    “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他的答案一定会是——不知道!”
    “国师是道家之人,追求什么‘天道’,很可能会卜算之术,怎么会回答说‘不知道’呢?”
    “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你可以亲自去问,我告诉你答案,又有什么意思?”
    韩非把柳条插在背后,潇洒的转身离去。
    “千万不要忘了这个问题!”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