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重生大明皇孙朱允熥

第44章 想富?修路

重生大明皇孙朱允熥 张浩朱允熥 3298 Nov 20, 2021 5:13:52 PM
第44章想富?修路

重生大明皇孙朱允熥作者:张浩朱允熥

    []
    帝王的生活看似按部就班,实则颇为凌乱。
    身为国君,要亲自处理的事太多,想做个好皇帝,不累死也要忙死。
    朱允熥和老爷子吃了早饭之后,又开始接见臣工。
    年关将近,六部的大臣们也忙得脚不离地。
    参加论政的时候,朱允熥一般不再想着开口发言出风头。
    他现在是皇储,不需要再出风头引得皇帝和臣子的赞叹夸奖。
    他现在要的是稳重,是虚心。
    从大臣们身上看到详细的帝国百态,在和脑中自己的想法一一验证。
    他现在还只是皇储,很多事还要老爷子点头才能实行。
    夏天时,他所提及的驿站改邮全面推广,收获甚多。
    在短短几个月内,势头一飞冲天,成为了国家一项重要的财源,也是促使民间商业兴盛的重要手段。
    江南地区繁华的纯商业都市,多达数十个,邮政的物流行业,彻底把这些货物的运输问题得以解决。
    官府解决运输,解决仓储,解决了路上的隐患。
    没有了这些后顾之忧,短短几个月内,江南各地的棉厂,茶场,丝厂等作坊,彻夜不停的产出之下,竟然还没有存货。
    而且,年关将近,这些货物居然出现了供不应求。
    邮政使得短时间内江浙地区的商业迅速提升了一个台阶,据户部提举司奏报,江浙地区的邮政驿站,因为有了物流的作用,现在居然有些不够用了。
    各地方官府上奏,请求多多开设驿站,货场等,方便民间商贸流通。
    江南的货物有两种去处,一是福建广东的海港,二是武昌武汉等九省通衢之地。
    尤其是后者,是大明境内的中转站。
    湖北按察司,布政司奏报,长江水路上的船只络绎不绝,码头上一天连轴转,官府的驿站开放了所有仓库,甚至在江边临时修建了储存货物的棚子,但依然有些忙不过来。
    甚至为了保护那些货物的安全,地方官府不得不动用卫所的官兵,彻夜巡逻。
    一切都是钱,如此繁华的背后,是数以万计的邮政票据一票难求,私人信件和货物运输成了小头,大宗的货物往来物流成了邮政的主力。
    这样的势头,让朱允熥有些始料未及,他本想着邮政的效应怎么也要三两年之后才能体现,但是他低估了这个时代国人的聪慧和开明,还有这个时代汹涌的商业浪潮。
    若非是前期商业底子打的好,明中期也不让全世界的白银都流向这里。
    不过发展良好的邮政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第一,江南各地驿站的人手大大不足,以扬州为例子。
    扬州驿原有吏员三十一,而扬州驿,现在每天的货物运输量,多达千车。
    光是货物的储备就已经让驿站的人忙不开了,更别论还要负责往来商人的住宿饮食,更重要的是驿站还要派遣驿卒,护卫商队。
    大明并不禁止民间兵器流通,商队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护卫。
    但手里都是刀枪等,而且那些护卫远没有驿卒的名头好用。
    毕竟驿卒属于朝廷的人,有了驿卒的护卫,不但路上好走,而且进入别的城池时,还能稍微被守城的兵丁,少刮一些油水。
    第二,就是道路的问题。
    江南一般都是走水路,可是往内地运输的时候道路颇为泥泞,耽误工夫。
    要想富,先修路,这年月的官道也不过是稍微平整一点的土路。
    走的人多了,难免坑洼不平。
    而地方官府,又没有资金更不敢滥用民力去修建。
    大殿中,户部工部的人一口气说完了邮政的好处,和其中困难的地方,便闭口,等着皇帝和储君的示下。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朱允熥挨着他坐在一个圆凳上,面前的众位大臣,微微躬身的站着,殿中檀香萦绕。
    “大孙!”朱元璋开口道,“邮政是你的主意,户部工部所说,你有什么办法?”
    “人手不足的问题,孙儿有些始料未及!”朱允熥开口,“人手不足,就会使大宗货物运转缓慢,长此以往,国家邮政的公信力就会降低!”
    任何时代,时间都是金钱。
    “不过,若是让各驿招募人手,也不可取。
    ”朱允熥笑了下,“毕竟驿站的人,也是吃皇粮的吗!”说着,朱允熥微微沉吟,“孙儿想,可否从民间招募!”
    朱元璋沉思一下,“怎么个招募法!”
    “看现在邮政票据发卖的势头,江南各地的驿站都是赚钱的,那干脆拿出些钱来,让良家子弟在驿站中帮工。
    ”后世的临时工,被朱允熥信手拈来,“最好是识字的,他们在驿站负责清点存储的货物,分类编号,登记造册,检查各种票据。
    ”
    户部尚书傅友文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可行!”
    朱元璋也不住的点头

第44章想富?修路(2/2)

重生大明皇孙朱允熥作者:张浩朱允熥


    其实临时工古已有之,各地官府中很多衙役捕快都是官府从民间招募的,有的甚至没有工资拿。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人抢着干。
    因为其中的好处,简直太多了。
    “至于驿站过往客商食宿的问题,这个好办。
    大不了,可以承包出去!”朱允熥又道。
    “承包?”朱元璋有些纳闷,“啥意思?”
    “拿扬州驿来说,每天过往的商队人数上千,这些人吃饭是个问题。
    商人们不愿意花钱下馆子,才买了邮政的饭票。
    可是驿站又忙不过来,如果这时候,把食堂这一块分出去。
    ”
    朱元璋顺着朱允熥的话头说,“你的意思是,找一帮会做饭的,专门开设一个食堂,提供饮食?”
    “皇爷爷明鉴万里,料事如神!”朱允熥先是一记小小的马屁,又开口说道,“食堂的饭菜不要求精美,但是要量大管饱。
    开设食堂的人,每月要给驿站交承包费,客商们凭借饭票吃饭,然后食堂再用票据和驿站结算,收了多少票据,驿站给多少钱。
    驿站里省了人工和麻烦,也有会做饮食的商家得利!”
    “倒是说得通,可是这承包食堂者,毕竟是民。
    若是驿站耍无赖,不给这个钱,不是好事变坏事了吗?”朱元璋沉思道,“民不敢告官,做饮食的赚的是辛苦钱,莫说不给,就是拖他一些时日,日子都不好过!”
    “皇爷爷多虑了!”朱允熥笑了一下,低声道,“以扬州驿那样的大驿为例,开设食堂稳赚不赔。
    这样的买卖,驿丞舍得给其他人开?说不得,弄点他家亲戚伍的,那个”
    朱元璋恍然大悟,“呵呵,肥水不流外人田!”不过,随即哼了一声,“承包可以,但是饮食务必干净,务必份量够,比童叟无欺,若是想做黑心商人,呵呵!”
    “其中的关键细节,还是要靠户部各位臣工的推敲!”朱允熥笑道。
    老爷子还是有先见之明,朱允熥一说这个建议,他就看出了黑心食堂的苗头。
    黑心食堂是真该死,一想到自己后世读书时的伙食,承包者是校长的亲戚,朱允熥就恨得咬牙。
    “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主要的还是道路!”
    朱允熥再次开口,“要想富,先修路。
    道路不畅,大宗货物运转缓慢,势必影响物流。
    ”
    说起这个,其他臣子们都不敢开口了。
    老皇爷朱元璋,最反对的就是滥用民力,修路这事耗时太长,用人太多,而且内陆不是边关,主要是百姓耕种为主。
    若是大规模使用民力,耽误了耕种,谁都负不起责任。
    “修路,是百年大计!”朱允熥再次说道,“皇爷爷,路改修了!别的不说,江西也算是江南一隅,孙儿去抚州时,大雨之时官路泥泞难行,骑马还好,大车根本上不去。
    ”
    ~~~~
    不好意思,晚了,一会还有的,大家别急。
    说下更新的问题,不是神偷说话不算数,实在是神偷看大家催更心切,心里着急就说大话,吹牛vagi
    a啦。
    我也想一天更很多,按照我和番茄的协议,我每写一个字都是真金白银的钱。
    但是,分身乏术。
    我要上班,同时呢,我是番茄从别的地方挖来的作者。
    我的另一本均订四千多的书,在别的站进入最后尾声阶段了。
    我爱你们,也爱那些读者。
    不能虎头蛇尾,为了钱就不管人家那些读者了。
    一本书,写了快两百万字,要给人家一个满意的结局,对得起人家花钱看我。
    做人,有始有终,有情有义。
    我想大家也不想我是那样的一个作者,对吧!
    那本书**了,每天绞尽脑汁,这本书按照大纲来写,所以失去了些灵魂。
    对此,我很惭愧。
    那边的书,我在这个月之内完本,然后倾尽全力,给大家讲述一个好故事。
    爱你们,摸摸大。
    哇撒,又水了这么多,番茄打钱!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