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水浒之梁山太子

第2677章

水浒之梁山太子 晁云 6020 Nov 29, 2021 5:45:35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穿成流放权臣恶毒原配后她飒爆了》章节阅读:

  “这么长时间,你没回来,你爹娘都想你。”
  “不过你这孩子有出息,敢闯,在京城都有作为,我们看着也高兴。”
  “变高了有那个什么,怎么说来着?”
  “就是有气质,对对,就是有气质,好看好看。”
  村里人看着林池也都热情的很。
  林池听着乡里乡音,也觉得很亲切,眼眶都热热的。
  他一开始去京城,说话带着地方口音,有时候说话,京城那边的人听不懂。
  他就使劲磨练口音,后来就能说一口标准的京城话了。
  不过一回来,听乡亲们说话,他不由自主的就变回这里的口音了。
  说着带口音的话,他自己听着也觉得亲切。
  “爷爷奶奶叔伯们夸,其实还一样,一样。”
  那刘老太太笑着道:“不一样,我家孙女听你娘说起过,说在京城管上百号人来着,只听郡主的话做事,有出息。”
  “对对,咱们也知道,为你高兴来着。”
  “说出去也骄傲,就是你也十**岁了啊,回来,你爹娘肯定要给你说亲了。”
  村里人最关心的就是这个了。
  林池饶是在外面历练过,此时被村里人说起这个,也怪不好意思的。
  看着他脸红,村里的老人善意的笑一笑,看着年轻人,就觉得年轻真好。
  “咱们村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姑娘家好嫁人,小伙子也好说媳妇,都知道咱们柳河村条件好了,不是以前偏僻的小村子。”
  刘老太太点头道:“就是,我孙女今年过了年就成亲了,不用不好意思。”
  “你爹娘在家里给盖了大房子,也不知道你回不回来。”
  对村里老人来说,还是村里舒服,那京城繁华啊,可是也不是他们能去的地方。
  大家还是喜欢落叶归根的感觉。
  在村里,他们心里踏实。
  这是他们从小就熟悉的地方,周围的人都熟悉。
  不是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就是林老太太都抱着重孙子,都是满脸高兴。
  也许因为如今柳河村的水土养人,林老太太身子都好多了。
  林老太太也是极为不容易的人。
  她拉扯着两个孙子一个孙女长大。
  之前家里条件不好,孙子十八岁都还没娶亲,不过好在最早跟着郡主做事,赚了些钱,娶了媳妇。
  如今孙媳妇也生了孩子。
  她就从作坊那边退下来,帮忙看重孙子。
  她现在每天都乐呵呵的。
  还有二孙子小孙女也都在作坊做事,每个月都领工钱。
  虽然二孙子还小,但来打听想说亲的人也多。
  村里人关心的也就是这些事。
  不过现在也是农忙时侯,都放农耕假,作坊那边人少,大多都放假回去耕田种地去了。
  不过村里的老人一般都不下地了,他们的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媳妇都不用他们下地,怕他们累着。
  现在柳河村的人都很孝顺,婆婆对儿媳妇,岳父岳母对女婿那都极好,也没有重男轻女的说法。
  村里人都和乐融融的。
  他们现在啊就喜欢这种氛围。
  天气好的时候,大家就喜欢坐在这里晒太阳说说话。
  夏天就在这里乘凉。
  他们买东西也方便,都不用去镇上,就在村子旁边就有商业街有什么农贸市场,蔬菜肉啊都便宜的很。
  附近镇上也有私塾书院,很多人家现在都愿意送孩子们去读书。
  大家现在觉得读书也不一定非要科考当官。
  大家现在明白了,读书能明白更多的道理,在作坊做事也容易当个管事。
  管事和普通员工的工钱都不一样。
  林池跟大家说了几句,便往家里走。
  不过他也看到了,村里以前一些破旧的房子都被重新修整了一下。
  很多房子都变得宽大了。
  村里的道路也都修了修,走在路上都觉得不一样。
  林池背着一大背包的东西,还提着几样包裹回家。
  只不过家里没有人。
  他心想这会爹娘可能都在地里干活。
  他便往后面地里走去。
  果然在自家地里看到爹娘还有大哥大嫂,就是侄子侄女也在那里。
  村里很多人现在都在地里干活,地里还有很多牛在耕地。
  林池都愣了愣,转而一笑。
  也是,现在村里条件好了,买头牛对大家来说不是难事。
  所以大家也都乐意买头牛用来耕地,这样耕地还轻松还快一些。
  总要赶在农忙假的时候把田地都种好。
  就连他侄子侄女都在帮忙来着。
  不过他记得大哥大嫂送侄子去读书了,也送侄女去学绣活去了,怎么这会也在家。
  林池心中疑惑着,往那边走。
  倒是小男孩抬头的时候看到了这边,激动的道:“爷爷奶奶,二叔,二叔,是二叔……”
  小男孩笑着喊着。
  他也想二叔了。
  虽然这么长时间二叔没回来,但二叔也有给他带东西。
  还给他邮寄了很多纸。
  有了那些纸,他都可以用很长时间,也不用买了。
  二叔说京城的纸便宜。
  里正和李氏觉得孙子可能在玩闹。
  但还是起身抬头看过来。
  当看到站在不远处提着大包小包的林池时,李氏手中的瓢都掉地上了。
  她快速的朝着林池跑去,“林池?”
  “娘,是我!”
  “真的是你啊!”
  “回来了好,回来了好。”
  李氏眼泪都掉出来了。
  里正还有林宏也都放下手里的活,也都跑过去。
  他们激动的抱住林池,仔细看着他,眼眶都红红的。
  “长高了!”
  “不过瘦了,是不是没吃好没休息好?”
  虽然林池在信里都说好,但他们一家还是担心林池。
  怎么说,他们在京城也没亲人,就觉得林池在那边打拼肯定不容易。
  当初他想出去闯一闯,他们也都尊重他。
  可心里肯定也会挂念担心。
  一家人见面,自然有很多话要说。
  他们顾不得耕地,赶忙赶着牛车先回家。
  林池道:“爹娘,我正好来帮着一块耕地,早早把作物种上。”
  林父道:“不必担心,咱们家干的快,都快耕种好了,不差这点时间,很快也就天黑了,正好回去做好吃的。”
  “对了,他娘,你去商业街那边买些鱼肉,回来做好吃的。”
  “好,我这就去。”
  李氏赶忙拿上银子就去买东西。
  林池赶忙给他娘塞银子。
  这次回来,林池又带了一百两银子的银票。
  他爹娘说什么也不要。
  “咱们家也赚了不少银子了,你留着用,在京城花销大,你不用挂念着家里。”
  “只是这次回来了还回去吗,娘想着给你说门亲事。”
  李氏觉得儿子也十九岁了,也该娶妻生孩子了。
  林池道:“娘,一会跟你们说。”
  “好,好。”
  一家人都很激动。
  林池也把买的东西拿出来。
  还给侄子侄女带了京城的玩具。
  还有刺绣的花样。
  小姑娘家学绣活,最喜欢的应该是花样。
  还有头花头绳。
  小姑娘看了,果然高兴,甜甜的一口一个二叔叫着。
  林池的娘和他大嫂去买了肉菜忙活着做饭。
  林池则跟大哥还有他爹说话。
  虽然之前都在书信里说一些事,但书信里说的总归不如亲口说的。
  林池说着京城的很多事,说着在京城那外卖的事情,说每个月的提成越来越高。
  说了很多,还说在外城买了宅子。
  林池的爹还有他大哥认真听着,两个人听了后,心中很受震动。
  听一听,就好像他们也去京城看过了一样。
  “好小子,不错,有出息,有你这样的弟弟,哥哥都跟着骄傲高兴。”
  林宏真心为自己的弟弟高兴。
  若是他也年少,十多岁的时候,他也会想着去京城闯一闯。
  不过他娶亲生子了,他的心也就定下来了,就想着在家安安稳稳的生活。
  不过他也理解弟弟,也支持他出去闯一闯。
  人,只有年轻时候大概有那个勇气,待过了那个阶段,可能想法都不一样了。
  反正他就是想着守着爹娘媳妇孩子好好过日子。
  希望儿子女儿也都能安安稳稳的生活。
  他觉得现在柳河村就挺好。
  之前靠着盘炕还有搞建筑的事情,他也赚了不少。
  而且现在作坊那边,他也帮着做事,也做管事。
  就是娘还有他媳妇也是作坊管事,每个月的银子都能攒下来。
  其实吃用根本花不了多少。
  吃菜的话,地里也种,家里还养了猪。
  过年的时候都可以杀猪多弄点猪肉吃。
  平日的话想吃点新鲜的东西,就去商业街那边买,很便宜。
  鸡蛋自家的鸡下蛋,小麦玉米自家种的也足够吃了。
  算一算花不了多少,赚的银子也能攒下。
  也就买一些新衣服。
  以前也就是过年能穿新衣服,有时候过年也舍不得买新布。
  但现在他们一家每个季度都可以买新衣服穿。
  其实感慨一下,他觉得弟弟在京城那边,花销还真大。
  听一听那些东西的价格,就觉得贵好多。
  还有那边的房子店铺都那么贵。
  林宏听着也是惊讶不已。
  “在那边生活压力大的吧?”
  林池笑了笑,解释道:“一开始压力确实大,不敢想能在那边待下来,因为在那边,所有的吃用都要花钱买。”
  “不像咱们在村子里,可以自己种点蔬菜,种粮食,哪怕不买东西,吃自家种的也能垫肚子。”
  “但在那边,必须花钱买,米面油啊日常用的东西都如此。”
  “那时候很忐忑,就怕别人瞧不起,好在跟着郡主做事,没人敢闹事,后来郡主给拉了一把,把外卖的事情都交给我去做,做起来了,赚的银子就多了,买东西就不觉得压力大了。”
  “但每次买东西,还是觉得东西贵。”
  “习惯咱们这边东西的价格了。”
  “不过慢慢也能适应。”
  林宏感叹道:“还好赚的多,要不你在京城根本待不住。”
  “所以我觉得村里就挺好,也不累,每天也挺悠闲,没什么压力。”
  林池也觉得确实,出去转一转,觉得还是家乡好。
  只是他还是要回京城那边生活。
  一个是那边的事业他不能扔下,外卖的事情郡主交给他也是信任他。
  再就是赵巧巧在那里。
  “爹,大哥,我还想着把你们接去那边。”
  林父赶忙摆手道:“不,不,我们就不去京城了。”
  “在老家挺好的,这边的人都是熟悉的人,还能说说话,也自在,去了京城,我们不会习惯的。”ŴŴŴ.
  林父亲生怕被儿子接到京城去。
  “而且吃着咱们自家种的蔬菜粮食,多好。”
  他可不想吃一点粮食都要买。
  林池努力劝说着道:“爹,你要是想种菜,我可以买块地。”
  林父叹了口气道:“儿啊,不习惯的。”
  “我们这个年纪了,哪里舒服在哪里,还是老家舒服。”
  “你说,我要是跟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可能我还乐意去京城,但如今,我就喜欢在家里这样自在。”
  “也许等你到了为父这个年纪啊,你就会想着回来了。”
  “人啊,讲究一个落叶归根。”
  林池听着他爹说这番话,不知为何,眼眶一红。
  “爹,你还年轻来着。”
  林父笑着道:“那是,我感觉身子骨都好很多,都说咱们柳河村的水啊养人,让人身体好。”
  “我感觉还能继续管村子。”
  林父还就挺喜欢管着村子。
  以前他这个里正感觉不被人看到。
  现在其他村的人都很尊重他。
  村里变这么好,他看着也高兴。
  其实林父身体确实好很多了。
  他们都不知道,萧月瑶在离开村子之前,往村里的水井里放了一颗灵泉水浸泡过的石头。
  还倒了一些灵泉水,这样村里人喝水能喝点灵泉水,对身体有好处。
  萧月瑶也是想着,待她什么时候回乡的时候,看到那些村里人都在。
  那样她看着大家也高兴。
  林宏也开口道:“弟弟,大哥也喜欢在老家这里,吃的好休息的好,儿子女儿也能读书识字,买东西也有地方买,来往的商人也多,甚至都能跟着学点外邦的语言。”
  “咱们村的人现在都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多学点知识,都有用。”
  林吃跟他爹还有大哥探讨过后,便明白他们的想法。
  他甚至想劝说他娘。
  李氏更是不想挪动。
  “不过你在书信里说的那个姑娘,爹娘肯定去趟京城,帮你去提亲,你安顿下来,我们也就不用担心你了。”
  “你看好的姑娘,爹娘肯定放心。”
  林池也是在外面闯荡过,跟着郡主做过事,她相信他的眼力。
  “只是人家姑娘真的答应吗?”
  李氏总觉得人家那是京城的姑娘。
  以前她想着给林池说亲,镇上的姑娘,她都不敢想来着。
  如今竟然能说到京城的姑娘了。
  林池道:“娘,你放心,她人很好,很贤惠也孝顺。”
  李氏笑着道:“人家是京城的姑娘,娇贵着长大,娘就想着她跟你知冷知热过日子就行。”
  “以后我们跟着你大哥大嫂生活。”
  “咱们村,大多也都是跟着大儿子大儿媳妇生活。”
  “你大嫂很贤惠很好,这个你就放心,你们在京城过好你们的日子就行。”
  “不太用挂念家里,家里也有银子,你在京城花销大,你都攒着点……“
  李氏一边忙活做饭一边絮絮叨叨的说着。
  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林池不厌其烦的听着。
  以前他在家里的时候,爹娘唠叨他,他有时候真的很不愿意听。
  但去了京城这么长时间,想家的时候,会想到爹娘的唠叨。
  大概也是真的长大了,懂了很多。
  听着他娘唠叨很多,他竟然很喜欢听。
  很奇怪的,他一回到家,感觉身心放松。
  大概觉得有爹娘在,家是遮风挡雨的地方。
  晚上李氏跟大儿媳妇一起做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
  林池吃着娘做的菜,觉得还是以前的味道,就觉得有家的感觉。
  他吃了很多。
  晚上睡觉,还是他之前那个屋子,躺在床上,都觉得放松。
  仿佛回到了港湾里。
  ……
  在家里待的几天,林池每天都能吃好休息好,白天就跟着爹娘大哥大嫂一起去地里干活。
  哪怕干点农活,他都不觉得辛苦。
  他现在知道为何侄子侄女现在没去读书学东西了,那是因为现在私塾也流行放农忙春耕假。
  李氏解释道:“现在咱们北州这边都流行放春耕假,还有秋收假来着,就连小孩子都放这些假期。”
  “也是为了方便回来帮家里耕种。”
  “现在县令还有云州的知府都很重视农耕。”
  林池明白,皇上也重视农耕。
  跟他们家地紧挨着的一家就是林大柱家的地。
  林大柱和他媳妇马小秋也在地理忙活着种土豆,看着林池,也都笑着打招呼。
  林池知道,这就是林老太太的孙子孙媳妇。
  那天回家的时候,他看到了林老太太抱着她重孙子来着。
  村里到年龄的人都娶媳妇了,孩子也都有了。
  村里现在这么热闹,也是因为人多了,小孩子也多了。
  也不像以前那样,很多人家说亲一提起柳河村,嫌弃这个是偏僻的村子。
  现在大家提起这个村子,都觉得很出名。
  林池都为村里的变化高兴。
  林池心想,或许等他和赵巧巧有了孩子,都可以每年带着回来看一看。
  回家休息几天就觉得很放松很放松。
  不用紧绷着,不用担心说错话。
  他在京城跟达官勋贵打交道,说话都极为谨慎。
  生怕给郡主添麻烦。
  李氏似想到什么,悄悄问道:“对了,苏大丫还好吧?”
  当初苏大丫的事情闹的也挺大,那孩子心高气傲的,李氏还有点担心来着。
  尤其去了京城那地方,也不知道会如何。
  在书信里,她自然也不好打听这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穿成流放权臣恶毒原配后她飒爆了更新,第631章遮风挡雨的港湾免费阅读。https://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