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小说 水浒之梁山太子

第1311章

水浒之梁山太子 晁云 2177 Nov 29, 2021 4:14:37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寒门小寡妇的诰命之路》章节阅读:

    “好漂亮啊!”
    苏巧蓉忍不住惊叹。
    苏文轩也赞叹,“娘画得真好看。”
    “一般般,不算是什么好画!”
    李书兰放下笔,一脸毫无不在意。
    她学习的是素描。
    要的是图样,不管画什么,追求的是速度和形象。
    想要什么意境,要什么形神兼备、什么身临其镜是不可能,她又不是大画家。
    “娘,下次买些颜料回来。”
    苏文熙眼里熠熠生辉,忍不住提议,“娘的话要是上颜色,定会更好看。”
    “到时候再说。”
    在李书兰看来图样有没有颜色没什么影响,绣品配什么颜色她自己心中有数。
    梅花图放置一旁。
    铺好白纸,她再次提笔。
    起手一二笔,任意为之,两笔交叉成一眼,状若凤眼。
    三四笔紧接而上,向右、向左,向内成弧形,以淡墨带浓,依疏密浓淡。
    五六笔信手拈来,由内向外,由小而大,交叉处向下作一半弧形,端向下画之。
    再以浓墨在交叉处,点三四小点花心,即成。
    “完成!”
    李书兰满意的点了点头。
    还没待小家伙们反应过来,她再次铺纸落笔。
    第三幅画。
    白纸上慢慢呈现出……
    竿挺而圆劲,不屈不挠,宜直,挺挺然其笔如篆。
    枝为竿之辅,竿之得势,赖枝之维系。
    节高而苍劲,惟坚惟实,以浓墨点之。
    一笔一叶,叶叶生动,不板不凝,不杂不乱,顺其自然之。
    “竹子!”
    看到这幅画,苏巧蓉漂亮的眼睛微微睁大,惊呼起来。
    苏文轩跟着道:“对,就是竹子,后山就有一片竹林,娘画得好像。”
    此时此刻。
    苏文熙已经猜到母亲是准备画四君子。
    果不出其然。
    李书兰再次画出傲菊。
    墨色浓淡调配妥当,一丛菊花生动有致,生动自然。
    四张图样摆在小家伙们面前,叫他们啧啧称赞。
    “娘,您这画能不能给我?”
    苏文熙忍不住讨要这四幅画。
    刚才母亲下笔如神相助,笔尖运转一气呵成,行云如水般的动作,一一深刻在他的脑海之中。
    原来。
    自己的母亲才华如此出众。
    他心中升起要保留这些画的念头。
    “你要这画?”
    李书兰诧异的看向他,“这是我画的图样,准备绣成屏风卖给绣庄。”
    “这是图样?”
    苏文熙惊愕。
    显然出乎他的意外。
    如此出色的画竟然仅仅是图样?!!
    “不错,就是图样。”
    难得见到稳重的老大失态,李书兰忍不住勾了勾唇角,“又不是什么好画,也没上颜色,你要这画干什么?
    如果你喜欢画,也可以自己学习怎么画画,以后想要什么画就画什么岂不是很好。”
    “娘,我也要学画画。”
    苏巧蓉拉着母亲的衣袖,露出期盼之色。
    “没问题。”
    撸了撸她的头顶,李书兰笑着答应,“只要你愿意学,我就教你。”
    又看向他们兄弟,继续说道:“你们也一样,想学画画我可以指点你们,不过想要学到真正的画技,以后要找真正的丹青大师指导你们。”
    “不过这事不用急,有空隙的时候玩一玩,你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说到最后,李书兰特意看老大一眼。
    苏文熙只是默默地点头。
    这时。
    苏巧蓉打了一个呵欠,看样子是犯困了。
    李书兰见状吩咐:“蓉儿还没睡午觉,快去睡觉去。”
    “不睡。”
    苏巧蓉嘟起小嘴,抱怨道:“娘,咱们的床硬硬的,睡得我背痛。”
    “对,我们的床也是一样。”
    苏文轩跟着道:“娘,垫在床上稻草都跑到一边去,还会有时候还会硌背呢。”
    “稻草没有编成草席,睡久了就会散开,也会硌背睡不舒服。”
    别说小家伙们受不了,李书兰今天早上起的时候也觉得难受。
    伸手撸了撸小女儿的脑袋,笑道:“睡不好觉是个大问题,等下我去借点稻草回来,然后编成厚厚的草席垫在床上,晚上我们睡觉的时候就不会硌背了。”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李书兰看了看天色,还早着呢。
    立即吩咐身边的人,“老大,你先把笔纸墨砚收起来,然后跟我一块儿去借稻草。”
    “是,娘!”
    一会儿后。
    交待两小在家里守着,李书兰带着苏文熙出门。
    秋收刚过不久。
    家中有水田的村民们都有晒稻草留着喂牛羊,母子两人直奔家里水田最多的三婶娘。
    “三婶娘,您在家吗?”
    站在两幢木屋并连的院子里,李书兰大声喊叫着。
    “来了,来了!”
    三婶娘张氏闻声而出。
    她身后跟着两位六七岁的孩子也跟着她一起出来。
    苏文熙拱手行礼,“文熙拜见三奶奶。”
    “是文熙呀,今天不错!”
    看见眼前的侄孙儿身穿一件月白色儒衫,站在那里卓尔不群。
    这才是她熟悉的模样,张氏露出满意的笑容。
    只见她吩咐身边的两孩子,“三丫头,四丫头,快叫你们兰伯娘。”
    “兰伯娘!”
    “兰伯娘!”
    两个乖巧的女孩子孩子先后声打招呼。
    “真乖。”
    李书兰从袖子里拿出两个香囊,“伯娘没什么好东西,这两个香囊送给你们拿着装小东西玩吧。”
    “正磊家的,这东西能换钱呢,给小孩子干什么。”
    张氏拿眼瞪了她一眼,忙道:“快拿回去,自家人还要送什么东西。”
    “三婶娘,这香囊有几针被我绣歪了,不好拿去卖,准备留着自个儿装东西用。”
    李书兰笑着打趣,“我这不是想着自家人不会嫌弃,就给孩子方便装点小东西。”
    “听你这样说,我也就不跟你客气了。”
    张氏再次展颜一笑,对着旁边的两孩子又道:“还不快点向你们伯娘道谢。”
    “谢谢兰伯娘。”
    “兰伯娘,谢谢您,四丫很喜欢。”
    小姐妹两人对手上的香囊爱不释手,满心欢喜地道谢。
    “不用谢,你们喜欢就好。”
    李书兰摆了摆手,又问,“三婶娘,咱们彩珠呢,她不在家?”
    “在呢,兰嫂嫂,我在家。”
    一道倩影从屋里出来。
    年纪十三四岁左右,清丽脱俗的瓜子脸,双眼灵光闪动,一身浅粉色百褶襦裙,人未言先笑相迎,“兰嫂嫂,彩珠以为你快要把我给忘记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