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重生 重生之校园特种兵

第3038章雷灵的怒火

重生之校园特种兵 大盗零零七 28066 Nov 24, 2021 11:57:16 P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每天学点心计学大》章节阅读:

    引子
    为什么你工作努力,你的上司、同事却偏偏看不见?为什么你劳心费神,你的下属却吊儿郎当?与同事沟通离不了语言交流,但你会不会“说话”?为什么有的人在办公室里左右逢源,而你却处处碰壁?怎样才能被老板赏识?怎样才能与同事融洽相处?怎样才能让下属人尽其才?……或许每一位身在职场的人士都正在被上面的问题搞得焦头烂额。如何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如何理顺办公室里千丝万缕的人际关系?如何破解自己职业成长的瓶颈?……或许任何一个职场人都无法回避这些问题。然而,有的人在职场中游刃有余,而有的人却处处碰壁,其实,职场生存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不仅需要过硬的业务能力,更多的时候还要懂一点灵活的职场心计。
    第1章如何获得领导的器重
    与领导进行良好的沟通
    在现代办公室里,许多非常优秀的员工并没有得到老板的赏识,主要原因是与老板过度疏远。有些人到一家公司上班几年了,老板对他们都没有什么深的印象,这就在于他们对老板有生疏及恐惧感。他们见了老板一举一动要么不自然,要么遇上老板就躲开,或者装作没有看到,这样老板又怎么可能留意到你呢?
    要想在办公室得到老板的赏识,就需要平日多与上司接触和沟通,懂得主动争取每一个机会。事实证明,很多与老板匆匆一遇的场合,可能决定你的未来。
    比如,在电梯间、走廊上,吃工作餐时,遇见你的老板,你要主动迎上去并微笑着谈几句,或者说几句工作上的事。千万不要极力避免让老板看见,即使与老板擦肩而过也一言不发。
    如果你自信地主动与老板打招呼,主动与老板交谈,你大方、自信的形象,会在老板心中留下印象。
    刚毕业的陈娜和另外七八个年轻人一同被一家正向集团化迈进,急需大批新生骨干力量的公司聘用。为了表示对这批“新鲜血液”的厚望和鼓励,老板决定单独宴请他们。
    酒店离公司不远,新人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唯独将老板抛在了一边。陈娜看在眼里,不禁替老板尴尬。
    进入酒店落座之前,陈娜借故先去了趟洗手间。回来一看,果然不出她所料,同事们正襟危坐、谨口慎言,不仅没人上前跟老板搭话,更将其左右两边的座位空了出来。
    看见老板强挤出笑容的样子,陈娜赶紧说:“我建议咱们都往一起凑凑吧!”说完,便很自然地坐在了老板左边的座位上。老板对她投来赞许的目光。
    当陈娜不止一次地在电梯里与老板“不期而遇”时,她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硬着头皮和老板没话找话,而是笑吟吟地和老板打着招呼。老板问她最近工作如何,她有条不紊、对答如流。平常老板和她聊一些轻松休闲的话题,她也总是表现得很健谈。通过与老板的交往,陈娜了解了老板的许多爱好,更以此加深了老板对她的印象。
    人与人之间的好感是通过实际接触和语言沟通才能建立起来的。员工只有主动与老板面对面地接触,让自己真实地展现在老板面前,才能让老板充分认识到你的才能,你才会有被赏识的机会。不主动与老板交往,是一种对自己的前程和发展不负责的态度。一个不在老板视线范围内的员工,根本就没有担当重任的机会,又何来成功呢?一个不能主动为自己争取机会的人,如果被提升,将来管理公司、面对客户或参加为公司争取利益的谈判时,又怎么能有魄力和手段呢?
    而每一位老板也是愿意给员工留下一个和蔼可亲的印象的,他也希望员工对他亲近。有的人因为自卑和恐惧在作祟,见到老板避之唯恐不及,殊不知老板面对一个拘谨无措的员工也会觉得尴尬的。
    所以,你应该抓住每一次亲近老板的机会,不要战战兢兢或者故意躲闪。远离上司的做法不利于个人才能的发挥。如果换个角度思考,能经常有意无意地亲近老板,让他记住你,让他了解你的意见和想法,你才有可能收获意外的惊喜。
    帮助老板完成目标而不是争辩对错
    在职场上要想获得领导的器重,应记住的一点就是,你的使命是帮助你的老板完成他的主要目标,而不是与领导争辩是非曲直。
    主动和领导辩论是非、讨说法的人虽然不多,但有时候会遇到领导主动和员工谈是非——比如领导批评员工某个地方做得不对,可是员工却觉得自己没有错;领导提出并执行某个方案,员工却觉得另一个方案更好。于是,当领导的期望目标与员工的想法出现不一致或冲突时,就会出现领导与员工之间的解释、质问、辩论甚至是争执。
    有时,我们终于证明自己的正确,但是你高兴之余会发现领导不高兴。他往往扔下一句“难道你就一点责任都没有”或“你就不能做得再好一点”,而后悻悻而去。有时,我们争论了一番却发现是自己错了,而领导却很宽容地笑笑说:“没关系,下回注意就行了。”所以,我们在与领导探讨问题时,心里要有一个底线,就是不要与领导争辩。要知道,领导有责任让你跟着他的思路走。因为一切的问题和讨论都是围绕最终目标而展开的,在领导看来,最主要的问题是实现目标。
    里杰是一家纺织公司的销售代表,他对自己的销售纪录引为自豪。曾有几次,他向老板莎罗解释说,他如何卖力工作,劝说一位服装制造商向公司订货。可是,老板只是点点头表示赞同。一次,里杰忍不住鼓起勇气问老板:“我们的业务是销售纺织品,难道您不喜欢我的客户?”
    莎罗和他的态度一样,直视着他,答道:“里杰,你把精力放在一个小小的制造商身上,可他耗费了我们太大的精力。请把注意力盯在一次可订3000码货物的大客户身上!”
    里杰这才恍然大悟,于是他把手中较小的客户移交给一位经纪人。虽然他只收到少量的佣金,但更重要的是,他明白了自己的真正职责,帮助老板实现他的目标——找到主要客户签大订单。
    尊重和支持你的老板
    在工作中,你应做的是支持、爱戴你的上司。自己常常站在他的立场想一想,你会发现对方有许多不得已的苦衷。无论遇到任何工作上的困难,对上司都不要过分依赖,避免与他发生任何正面的冲突。尊敬你的上司,你会发觉对方慢慢开始接纳你的意见,并最终成为你可以依赖的靠山。
    雷姆赛是国际市场副总裁的助理,他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根据老板的笔记,准备好业务进展曲线图表。起草图表时,他注意到老板写道:“美元坚挺,则出口就会增加。”雷姆赛明白,事实恰恰相反。于是,他便通报老板,说已经纠正了这一错误。
    老板感谢雷姆赛及时发觉了他的疏忽。第二天向上呈报未出丝毫纰漏后,老板对雷姆赛做出的努力再次道谢。
    尊重和支持老板,反映在适应不同上司的工作方式上。你可能与你的上司性格、做事习惯、见解等都有不同,但处处表示你对他的支持,可以得到上司对你的尊重。比如多考虑以下问题:上司最需要什么资料?怎样可以帮助他?你以往犯过什么错,将来可以避免吗?这对你的职业发展必有裨益。只要本着诚意去与对方接触,同样也能赢得上司对自己的尊重和支持。
    你可以多种方式表达对老板的忠诚,赞美就是其中的技巧之一。很少有哪个领导不喜欢被下属恭维,这是由领导强烈的自我价值肯定愿望所决定的。但赞美领导也要讲究艺术,过分的溢美之词只能让领导反感。
    当领导处境不利,缺乏自信,或不为他人所接纳和赞许的情况下,他最需要的是肯定性的评价和支持。这时下属恰当的鼓励性称赞就恰如“雪中送炭”。
    有时候,善于拍马屁反而不如诚恳的批评更能受人信赖。春秋时期有一个故事:赵简子有个臣下叫周舍,他表示“愿为愕愕之臣”,每天记下赵简子的过失。赵简子发现在众多只会奉承拍马的臣下当中竟有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直士”,很是喜爱,以后出入都与他在一块。后来,周舍死了,赵简子像丧子那样悲恸,他还明确地对众大臣说:“众人之唯唯,不若直士之愕愕。”由此可见,诚恳的批评常比廉价的赞扬更让人喜爱,这样的下属往往更能让领导倾心喜欢。
    有目标、有计划地工作是支持领导的良好方式。有序高效地完成任务,必定赢得上司的青睐,而盲目、杂乱无章地工作,只能给人一种添乱的印象。当领导交给任务时,应认真踏实地做好。但是当领导向我们提出无力承担的某些工作要求时,我们可以在赞美领导业绩和能力的同时暗示此类工作只能由领导亲自完成,作为下属无权或无资格参与其中,否则只会把事情搞糟。这样领导也会体谅员工的苦衷的。
    在职场中,任何时候都要对领导表示尊重,一切抢白、不服从、功高盖主的行为都不能有。一般而言,上司在各方面都比下属高出一筹,如工作经验丰富,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看问题有全局观念等,也有的上司具备个性方面的优点,如性格直爽、办事果断、工作细心等,这些都是值得下属尊重和学习的。
    尊重和支持老板,同样能赢得老板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而只有这样,才能与上司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自己的职场之路才能平坦顺利。
    帮助你的老板获得成功
    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对工作尽职尽责,让老板认为你能为他的成功尽心尽力,作出贡献。这是赢得上司器重的最基本的条件。
    贝丝是一位负责家用电器连锁店的副经理,她和老板莫尼克都赞成扩大连锁店的经营规模,因为这样生意便可扩大两倍。但是莫尼克还有些犹疑,因为她难以确定经营管理的前景,即规模扩大能否带来适当的回报。在一次地区会议上,一位办事处高级官员询问贝丝对于工作进展的态度。“工作开展得不错,连锁店生意兴旺,”她答道,“我喜欢莫尼克的工作作风。多数经理们也许常常抱怨不能把所有的商品和用户塞进如此狭小的空间,而我们上周几乎是把电视机直接从运货车上卖掉的。如果有更大的地方,那些顾客也许还会对更多的商品有兴趣。我们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全力以赴进行工作的。”
    很快,莫尼克的连锁店计划又增加了一间侧厅。正如预计的那样,销售量迅速增长。而莫尼克对贝丝的杰出业绩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凡事想到老板前面,把工作干得漂亮,能够为公司创造高效益的员工,自然不能与一般员工同日而语,地位与职位都将会有较大的提升。而任何事都听从老板指派,工作没有灵活性与创造性的人,很难做出突出的业绩。这样的员工也难得到老板的重视。
    处处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工作,全力以赴做好每件事,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这样的员工没有不受老板欢迎的。积攒的“资本”越多,你的含金量就越高,此时的老板会像对待金元宝一样对你爱不释手。
    史蒂芬大学毕业后,到一家著名的机械制造公司工作。虽然他一技在身,勤劳肯干,但是并未得到公司的重用。可是他并没有因此产生情绪,而是认真工作。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定会得到认可。于是,在工作之余,他细心查看整个公司各部门的生产情况,并一一做了详细记录,发现了所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他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搞设计,获得了大量的统计数据,为自己的专业能力奠定了基础。
    在他工作后的第二年,公司产品质量出了问题,许多订单纷纷被退回,公司将蒙受巨大的损失。公司董事会为了挽救颓势,紧急召开会议商议对策,当会议进行一大半仍未见眉目时,史蒂芬闯入会议室,提出要直接见总经理。
    在会议上,史蒂芬对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做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并且就工程技术上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后拿出了自己对产品的改造设计图。
    这个设计非常先进,恰到好处地保留了原来机械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已出现的弊病。总经理及董事会的董事见到这个新员工如此精明在行,便询问他的背景以及现状。史蒂芬当即被聘为公司负责生产技术问题的副总经理。
    在社会上,能够做好例行工作的人很多,但是在公司面临难关的时候,能够有所贡献的人却很少。能够在公司关键时刻解决问题,显示出自己的价值的员工,自然会得到重视与重用。
    很多人的错误在于对于工作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仅仅把完成本职工作当做最终的目标,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很少花心思在钻研上面,只是不出错误地把分派的工作做好。
    没有哪个老板喜欢雇用死板工作的下属。老板喜欢能够给自己带来惊喜的员工,这样的员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把工作做得比自己预想的要好。老板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主动研究更多的业务和知识,把知识用到工作上,不需要督促,主动把工作效率提高。
    而那种得过且过、工作被动的员工,在职场上的生命力是短暂的。不努力工作的后果就是可能被别人替代。消极的工作态度不会给你带来任何进步。只有努力付出,能出色完成工作的员工,才是老板喜欢的员工。
    为领导排忧解难
    要想使上司对你另眼相看,除了要能在工作上独当一面之外,还能为领导的其他琐事排忧解难,这样的下属才能得到更多的器重。
    例如,上司经常找不到需要的文件,你能尽快替他将所有档案和文件系统整理好。要是他对某客户处理不当,你可以得体地代他把关系缓和。他讨厌做的一些工作你不妨代劳。这样,上司觉得你是一个好帮手,你自己也可以多储存一些工作本钱。
    卡尔是某学院的部门助理,他的老板罗格负责管理学生和教职员工。极其糟糕的签到系统使学生们常常还未上课就被记名,许多班级拥挤不堪,而另一些班级却又太小,面临被注销的危险。想到罗格已承受着改进系统的压力,卡尔自告奋勇组织攻关,负责开发一个新的体系。老板高兴地同意了他的意见,于是这个攻关小组开发出一个大有改进的系统。之后的一次组织机构改组中,罗格升任了主任,随即,卡尔被提升为副主任。对其开发并成功地完成的这个系统,罗格给予了高度赞扬。
    帮助老板解决难题,就不应该只满足于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还应在其他方面争取经验,提升自己的工作“价值”,即使是困难重重的任务,也要勇于尝试。那些劳烦上司的事或难题,你都应该想想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当自己有了好的建议时,与上司保持良好的沟通,给上司简洁有力的报告。只有重要的事才向他请示,切莫让浅显和琐碎的问题烦扰他。
    为领导排忧解难,就是正确领会领导的意图,减少工作中的麻烦。当上司向你下达任务后,先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更要衡量做法,以免因误会而招致不必要的麻烦。任何工作都要力求妥善,确认没有错漏再交给上司。谨记工作时限,若不能准时做好,应预先通知上司,这样可以使上司信任你能准时完成工作。必须圆满地把工作完成,不要等上司告诉你应该怎样去做。
    尽管上司没有要求你把过去的工作记录拿给他看,你也应该把它们整理妥当,主动呈交给上司过目,让他明白你的工作能力。对上司忠心耿耿,他自然不会挑剔你的工作方法,会对你增加好感。
    小张是某县委办公室的科员,经常会遇到上访者要求见领导解决问题的事情。领导精力有限,如果事事都去惊动领导,势必影响领导集中精力做好全局工作。每当有来访者吵闹着要见领导时,小张总是勇敢地站出来,分清情况,解决纠纷,进行协调,把问题处理好。对一些重大的问题,他也是先调查清楚,安抚好上访者之后再向领导请示,从不让领导直接面对棘手的问题。无论大事小情他总能处理得有条不紊,不但令众人心服,也获得了领导的赞扬。
    像小张这样的下属,哪个领导能不需要呢?这就是领导所赞美的实干家,他比整天跟在领导后面只知道看领导脸色行事,遇到点大事就往领导后面跑的人要好得多。
    总之,上司愿意选择你做他的下属,他对你的印象自然很好,你必须事事替他着想,把他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学会替领导挡驾和解围
    主动为上司揽过,是职场生存的必备智慧。要想与领导相处融洽,就要学会替领导保住面子,维护领导的尊严,说话办事不让领导难堪,最聪明的做法就是主动承揽错误,适当地背点“黑锅”。关键时刻,要为领导挺身而出,领导才会真正地认识与了解你。
    部里下达了一个关于质量检查的通知后,要求各有关部门届时提供必要的材料,准备汇报,并安排必要的检查。
    某局收到这份通知后,照例是先经过局办公室主任的手,再送交有关局长处理。这位局办公室主任看到此事比较急,当日便把通知送往主管的某局长办公室。当时,这位局长正在接电话,看见主任进来后,只是用眼睛示意一下,让他把东西放在桌上即可。于是,主任照办了。然而,就在检查小组到来的前一天,部里来电话告知到达日期,请安排住宿时,这位主管局长才记起此事。
    这位办公室主任见此情况并没有反驳,而是老老实实地接受批评。他立即到局长办公室找出那份通知,连夜加班、打电话、催数字,很快地把需要的材料准备齐整。这样,局长也愈发看重这位忍辱负重的好主任了。
    挡驾是一门艺术。下属如果善于主动出面为领导挡驾,处理掉那些不必惊动领导的事情,使领导把有限的精力用在谋大事上,领导便会愈加器重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出于对工作和领导负责的目的,下属要敢于负责任,敢于面对问题,本着认真负责的原则,对情况予以核实和整理,最后征求领导的处理意见。
    领导出于种种考虑,有些问题不宜出面解决或公开表态,这时不要怕麻烦,协同领导一起把问题处理好。要注意的是,一要得到领导的授权和指示,二是不论结果如何,要以恰当的方式向上级领导汇报。
    学会为领导辩护,充当他人和领导之间的缓冲器,有助于稳定职场人际关系。当听到别人对领导有抱怨时,要勇敢地提醒这些人,不要忘了领导的优点。要学会鼓励抱怨的人采取具有建设性的方式来表达意见,不要只是宣泄不满。若自己也是抱怨的人之一,应该检讨自己,很可能是由于自己在工作上的挫折感,而把责任推到领导的头上。
    在职场中,你不但要尽量避免因自己的不慎造成领导下不了台,而且要学会在领导可能不好下台时,巧妙地为其提供一个台阶,及时地圆场。
    适时地提供一个恰当的台阶,使领导免丢面子,是圆场的一大原则。这里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要注意不露声色。既要使领导体面地下台阶,又尽量不使在场的旁人觉察,这才是最巧妙的台阶。
    注意用幽默语言作为台阶。幽默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一句幽默的语言能使双方在笑声中相互谅解和愉悦。
    注意尽可能地为领导挽回面子。有时某种意外情况使领导陷入了尴尬境地,这时,你在给领导提供台阶的同时,如能采取某些妥善措施,及时为领导面子上再增添一些光彩,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领导有树立自己权威和形象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在自己的下属面前。良好的形象是上级经营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因此,下属要在充分了解这个心理需求的情况下,学会维护上级的形象。当上级了解到你维护他的形象的良好心理动机时,就会在内心里对你表示感激,从而更加器重你。
    记住:是领导在拿主意
    身在职场,自然免不了和领导打交道。然而,下属在与领导相处的过程中,容易犯又不易自省的错误就是替领导做主。
    决策,作为领导活动的基本内容,处于不同层次上的领导者其权限是不一样的。有些决策可以由下级领导做出,有些决策则必须由上级领导做出。有些主管不能充分认识这一点,明明应该由上级领导做的决策,他却超越权限,自己擅自做主。
    在有的企业中,职员可以参与公司和本部门的一些决策,这时就应该注意,谁做什么样的决策,是有限制的。有些决策,你作为下属或一般的普通职员可以参与,而有些决策,下属还是不插言为妙。“沉默是金”,你要视具体情况见机把握。有些问题的答复,往往需要有相应的权威。作为职员、下属,明明没有这种权威,却要抢先答复,会给领导造成工作中的干扰,也是不明智之举。
    有的下属可能认为,帮助领导作决定是在替领导分担工作,会得到领导加倍的赞赏。事实却相反,你的这种“大包大揽”的行为并不会赢得领导的好感,因为你私自下决定等于是对领导的权威进行挑战。职场中的分工是明确的,下属应该尽职尽责地做好分内的事,一些关系到整体利益的大事还是由领导亲自掌控,作为下属的你还是不要随便乱“插手”。
    做好本职工作,也不等于对别人的事漠不关心,在做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时适当地为他人分担一些事情,能够为你赢得好人缘。在工作中多做一点,帮助同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表达对对方的关心,有利于融洽同事间的关系。而和领导相处,就要多注意,什么事情能够主动分担一些,什么事情不能擅自“夺权”,否则不但不会得到领导的表扬,而且你的盲目添乱有可能给集体造成损失。
    在与领导相处中,避免不了和领导一起共事,因此你可以这样做:
    在领导遇到难处时,你可以主动地帮助他分忧解难。在领导对某件事犹豫不决、举棋不定时,主动表示理解和同情,并诚恳地做出自己的努力,减轻领导的负担。适当地提出一些建议和想法,和领导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对领导的想法和意见不要表示排斥和满不在乎,更不能固执己见而反对领导,把领导的决策权“抢”到自己手上。
    遇到冷静型的领导,一切工作计划你只负责执行就好,不要自作主张。执行的经过必须有详细的记载,即使是最细微的地方,也不能稍有疏忽。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是所有领导都喜欢的。如果执行中遇到困难,你最好能自行解决,然后事后口头报告当时如何应付,领导就会很高兴。但要注意的是,事后报告要力求避免夸张的口气,无论当时的处境多么难办,也要以平静的语气表达。
    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职权范围和工作职责,要处理好和其他领导的关系,首先是你不要侵犯对方的“领地”。你要时刻牢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古训,因为无论多么开放的职场,界线永远存在。
    你不要越权去替领导作决策、下决定。遇到重大问题的决策时,你不妨问问上司,“关于某件事,某个地方我不能擅自下结论,请您定夺一下”,或者“这件事依我看不这样做比较好,不知您认为应该如何”,等等。
    总之,在办公室里,你需时刻牢记一条:上司永远是决策者和命令的下达者,无论我们有多大的把握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无论你代替上司决定的事情有多细微,都不能忽略上司同意这一关键步骤。
    低姿态提建议,赢得上司的关注
    下属提出一个建议,试图让领导接受,这不仅取决于建议内容本身是否合理,还往往取决于下属提出建议的方式。
    注意提建议的方式方法,就是要时刻注意领导的心理感受和变化轨迹,就是要求下属在提出建议的时候首先要获得领导的心理认同。
    许多经验表明,以请教的方式提出建议更易让领导接受。请教,是一种低姿态。它的潜在含意是,尊重领导的权威,承认领导的优越性。这表明,下属在提出意见之前,已仔细地研究和推敲了领导的方案和计划,是以认真、科学的态度来对待领导的思想的。因而,下属的建议应该是在尊重领导自己的观点的基础之上,很可能是对领导观点的有益补充。这种印象无疑会使领导感到情绪放松,从而降低对你的建议的某种敌意。
    请教的姿态,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有内容上的意义。这样,你可以亲自聆听领导在这方面的想法。这种想法在很多时候是他真实意志的体现,而他却并未在公开场合予以说明,而且很有可能是下属在考虑问题时所忽略了的重要方面,这样在未提出自己的意见之前,首先请教一下领导的想法,可以使你做到进退自如。一旦发现自己的想法还欠深入,考虑不是很周到,还有机会立刻止口,回去后再把自己的建议完善一下。如果你的建议未能领会领导的意图,那么,你的建议不仅价值不大,而且还暴露了自己的弱点,这对你绝非什么幸事。
    向领导请教,有利于找出你们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既包括在方案上的一致性,又包括你们在心理上的相互接受。美国前总统林肯就是这方面的表率。年轻时,他与他的上司关系并不融洽,为了改善上下级的关系,他得知这位议员很喜欢读书,便三番五次地向其请教学问。由于他摸到了上司的爱好,并能虚心讨教,一来二去,那位上司也改变了对林肯的成见,林肯在后来的仕途上的进步,也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
    许多研究者发现,“认同”是人们之间相互理解的有效方法,也是说服他人的有效手段。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个人爱好或想法,你越是使自己等同于他,就越具有说服力。
    有经验的说服者,他们常常事先要了解一些对方的情况,并善于利用这些已知情况来作为“根据地”“立足点”;然后,在与对方接触中,首先求同,随着共同东西的增多,双方也就越熟悉,越能感受到心理上的亲近,从而消除疑虑和戒心,使对方更容易相信和接受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下属在提出建议之前,先请教一下自己的领导,就是要寻找谈话的共同点,建立彼此相容的心理基础。如果你提的是补充性建议,那就要首先从明确肯定领导的大框架开始,提出你的修正意见,作一些枝节性或局部性的改动和补充,以使领导的方案或观点更为完善,更有说服力,更能有效地得以执行。
    如果你提出的是反对性意见呢?有人会说:这到哪里去找共同点呢?其实不然,共同点不仅仅局限于方案的内容本身,还在于培养共同的心理感受,使对方愿意接受你。
    而且,可以说,你越是准备提出反对,就越可能招致敌意,因而越需要寻找共同点来减轻这种敌意,获得对方的心理认同。此时,虽然你可能不赞成上司的观点,但一定要表示尊重,表明你经过理性的思考的。你应设身处地地从领导的立场出发来考虑问题,并以充分的事实材料和精当的理论分析作为依据,在请教中谈出自己的看法,在聆听中对其加以剖析。只要你有理有据,领导一定会心悦诚服地放弃自己的立场,仔细倾听你的建议和看法。在这种情况下,领导是很容易被说服而采纳你的意见和建议的。
    请教会增加领导对下属的信任感,当你用诚恳的态度来进行沟通时,领导会逐渐排除你在有意挑刺,你对领导不尊重等这些猜测,逐渐了解你的动机,开始恢复对你的信任。
    所以,低姿态的方式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且是一种态度。你越会充分地运用这种方法,就越有可能赢得上级的心。
    虚心地接受领导的指导和批评
    聪明的员工都懂得掌握上司的心理。他不会重蹈覆辙,即使失败,也会积极地借着上司的责罚或教训作为事后的警惕。这种部下在上司的眼中,当然也是很可爱的类型。做上司的,总希望得到部下的信赖和敬爱,身为部下的应该懂得这一点。
    小成从事的是会计工作,记账、理账、订账,其间还不断接待来人,或与有业务关系的单位联系。每天早早上班,迟迟下班,忙得像个陀螺,仍觉得活还没做完。小成有自慰自解的哲学:因为忙碌才需要你。所以,进单位以来,小成觉得忙的感觉特别好,尤其是每天领导来办公室的几趟,自己都定在座位上,两只手不停地忙乎。
    一个上午,领导叫小成到办公室去。落座后,领导用很关切的口吻问他近来的工作情况。小成也不谦虚,把进单位后的忙碌、所做的事务详尽地作了汇报,末了,还即兴发挥地表达了“我忙碌,我快乐”的感想。
    领导听了小成的汇报,问:“小成,你这样忙碌,是不是需要休息几天,调整一下?”“那敢情好。”话一出口,就觉得有些不妥,赶忙说:“啊,不,不必了,我年轻,精力旺盛,能扛得住的,不需要休息……”
    “在你之前的老王会计,他是单位的总账会计,兼管了下面一个小厂的账目,还不算紧张。你顶替了他的位置后,我怕你一时不适应,就没让你兼职。我观察了些日子,看到你这般忙碌,你认为是不是需要给些时间思考,校正一下方向再跑?”
    “给些时间思考,校正一下方向再跑”,这话什么意思啊?是说我工作能力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吗?想到这里,小成刚才的得意无影无踪,后背上开始冒冷汗。
    “这样吧,给你两天时间休息和调整,把电话摘了手机关了,天塌下来也不要管,两天后再来上班。”
    就依领导的话去做,小成把自己关在家里,断绝了一切与外界的联系,专门思考如何改进工作。第一天下来,他已经悟出自己被别人支配着跑的症结来;第二天,他已经想出自己做主宰,支配别人的工作方案。到了晚上,小成又害怕有什么不妥,特地带上礼品打车到十几里外的老王会计家中讨教,果然得到一些指点。
    上班后,小成把近期手头的工作列了个清单,然后排了个时序,用电话一一安排下去,对前来报账、结账的人边接待边告知他们下次来的时间段……又经过两天的调整,小成办公桌前围的人少了,电话也不一个劲地响了,他也有空站起来泡杯茶,跟同事们说说话了……
    半个月后,领导再次找到小成,把那个小厂的账目交给了他。
    让上司觉得他是被信赖和敬爱着,最直接的表现是部下很愿意听他“教训”。一个上司不愿给予责骂的下级,通常不是极优秀的人才,就是不被重视的人。“责骂”事实上也含有忠告、指示和鼓励的意味。因此,被责骂时应该心存感谢,不辩解地低首倾听。同时切记,眼睛不可随意飘动,姿势要始终保持如一。这样即使做错事情,上司还是会觉得你是可原谅的。
    下属能完全接受教训,理解上司的“苦心”,且积极地谋求改善,还对教训心存感谢。这对上司而言是再高兴不过的事了。因为在这一瞬间,让上司深切地感受到他的价值,并且得到指导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如果做下属的人在面对上司的教训时,表现一副很不耐烦的态度,或有一句没一句地辩驳,不仅无法理会上司的苦心真意,还会招惹上司的嫌恶。所以,对上司的训斥,最好的应对态度是“没有理由”。
    受批评甚至受训斥,与受到某种正式的处分,惩罚是很不同的。在正式的处分中,你的某种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或剥夺。如果你是冤枉的,当然应认真地申辩或申诉,直到搞清楚为止,从而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但是受批评则不同,即使是受到错误的批评,使你在情感、自尊心上,在周围人们心目中受到一定影响,但你处理得好,不仅会得到补偿,甚至会收到更有利的效果。相反,过于追求弄清是非曲直,反而会使人们感到你心胸狭窄,经不起任何误解,人们对你只能戒备三分了。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发脾气,批评别人,领导之所以批评你,自然是你犯了某种错误。而要处理得好,你就要坦诚接受领导的批评。
    首先,你要搞清楚领导批评你什么。领导批评或训斥部下,有时是发现了问题,促进纠正;有时是出于调整关系的需要,告诉被批评者不要太自以为是,别把事情看得太简单;有时是与部下保持或拉开一定的距离,突出自己的威信和尊严;有时是为了“杀一儆百”,让不该受批评的人受了批评,代人受过,等等。总之,搞清楚了领导批评你的原因,你便能把握情况,从容应对。
    其次,虚心接受领导的批评。受到领导的批评时,最需要表现出诚恳的态度,显示出你从批评中确实学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正确的批评有助于你明白事理,改过自新,并以此为戒;错误的批评也有可接受的出发点,因此,批评的对与错本身并无太大的关系,关键是对你的影响如何。你处理得好,会成为有利的因素,会成为你前进的动力,如果你不服气、发牢骚,那么你这种态度很有可能引发负效应,使你和领导的感情拉大距离。当领导认为你“批评不起”“批评不得”时,也就产生了“用不起”“提拔不得”的反感情绪。所以,必须正确看待领导的批评。受到批评不是坏事,通过受批评的过程,你才能更了解领导,接受批评则能体现你对领导的尊重,而这正可以作为和领导拉近距离的途径。
    最后,不要把批评看得过重。不要因为领导的一次批评就觉得自己一切都完了,从此一蹶不振,那样会让领导看不起。如果你把每次的批评都看得太重,甚至耿耿于怀,总是不服气地在心里较劲,那么以后领导可能再不会批评你什么了,因为他不会再信任和重用你了。
    领导面前“会说话”
    许多在同事、亲友面前滔滔不绝的人,一到上司面前便结结巴巴的,甚至语不成句,许多想好的话也不知从何说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如上下级地位的差距,客观上造成了感情上的距离,人们担心自己的“命运”“前途”掌握在领导手里,若讲话出了差错,会影响今后的发展。而会说话的人,在上司面前泰然自若、有理有节。
    有一次,拿破仑得意地对他的秘书说:“布里昂,你也将永垂不朽了。”布里昂听了这句话,不知是什么意思。拿破仑看着他,进一步解释道:“你不是我的秘书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布里昂可以因沾他的光而显名于世。布里昂是一个非常有自尊心的人,他不愿意接受子虚乌有的恩惠,但又不便直接对拿破仑的话加以反驳或者拒绝。于是,他反问道:“请问亚历山大的秘书是谁?”
    这句话问得十分“刁”,拿破仑还真的没料到布里昂有这一手,他愣了一会儿。不过,拿破仑毕竟是英雄胸怀,他没有责怪布里昂,而是为他鼓掌喝彩:“好,问得好!”
    “请问亚历山大的秘书是谁?”布里昂十分巧妙地暗示了拿破仑,亚历山大名垂史书、风流千古,但他的秘书却鲜为人知,那么,拿破仑的名气再大,也不会让他的秘书布里昂显名于世了。这巧妙的暗示以及巧妙的拒绝,使拿破仑明白了自己的失言,又维护了双方的尊严。这种机智的部下,自然能赢得上司的信赖和赏识。
    与上司说话是要注意分寸的。讲话的时机、场合、方式不当,语言不得体,或者语言不谨慎,信口开河,都会惹来上司的反感。相反,如果和上司说话,能做到逻辑严密,语言得体、幽默而不失庄重,会赢得上司的好感。
    领导面前如何会说话,说好话?可以从说话态度、说话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不断修炼。
    与领导交谈时,不可锋芒毕露。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你的聪明才智需要得到领导的赏识,但在他面前故意显示自己,则不免有做作之嫌。领导会因此而认为你是一个自大狂,恃才傲慢、盛气凌人,而在心理上觉得难以相处,彼此间缺乏一种默契。与领导相交,须遵循以下原则:寻找自然、活泼的话题,令他充分地发表意见,你适当地作些补充,提一些问题。这样,他便知道你是有知识、有见解的,自然而然地了解了你的能力和价值。
    不要用领导不懂的技术性较强的术语与之交谈。这样他会觉得你是故意难为他,还可能把你看成书呆子,觉得你缺乏实际经验而难委以重任。
    与领导交谈,不可夸大其词、说大话。弄虚作假者,往往失信于人。通过欺骗领导而暂时得到的好感和荣誉是不可能长久地维持下去的。当然,诚实有诚实的艺术,一般要考虑时机、场合、领导心情、客观环境等因素,否则诚实也会犯错误,招致领导的反感和不满。
    无论是谁,都会喜欢听一些话,而讨厌听另一些话,喜欢听的就容易听进去,心理上就会觉得舒服。你的领导也不可能摆脱这种情绪。部下要掌握领导的特点,倘若在汇报中插入一些领导平素喜欢使用的词,就会让他另眼相看。
    此外,对领导的工作习惯、业余爱好等都要有所了解。如果你的领导是一个体育爱好者,你就不应在他的球队比赛失败后,去请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精明老练的、有见识的领导是很欣赏了解他并能预知他的愿望与心情的下属的。
    提升自己,做老板最需要的人
    只有时刻让人需要,你才能在别人心中有地位。在工作中也是如此,你所能做的就是一直完善自己,使自己变得不可替代。如果你的公司离了你而无法运转,那你的地位就是最高的。
    这就是我们在工作中要做的,让老板知道,失去你,对他来说是一种损失,因为你是别人不可替代的。当然,要确实做到没有人可以替代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在工作中你要有意识地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工作上的事不要依赖他人,而要能够独当一面。这样,你才有存在的价值。
    你要让老板看中你如下的闪光点:
    1.敬业:认真地对待每份工作
    一个人的工作是他生存的基本权利。能力不是主要的,只要有敬业精神,同样会做得出色。把握每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争取更高的职务。不要逃避责任,要主动承担责任。当别人举棋不定时,你要果断地做出决策。领导最喜欢的一个特质就是:愿意作决定,并且承担责任。
    2.学习:学习也是工作能力
    文凭只代表你过去的文化程度,它的价值只会体现在你的底薪上。要想得到器重和提升,就必须从小学生做起,积极主动地寻求新的知识。想好你希望获得的工作,开始充实自己。把握公司的在职训练机会,或进修课程。你也可坦白地告诉老板你希望学习哪一项职务,并且感激他的协助。
    3.专业:人才的价值是专业
    你要让老板真正地感悟到你是人才,还应在你的专业技能上下工夫。切记,你的智慧体现在专业技术的水准高低上。
    随时记住老板的观点,试着从老板的角度看他的工厂、公司或商店,像你的老板一样关心公司的利益。调整你的心态,为老板、上司设身处地地设想,你就会努力思索如何提高产能,降低成本,增加销售额,创造更大的利润,你也会发现自己对于如何达成这些目标有源源不断的灵感。
    4.创意:创意比知识更重要
    信息时代是物质性极弱的时代,非物质需求成为人类的重要需求,信息网络的全球架构使人类生活的秩序和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才,尤其是信息时代所需的人才,最重要的是智慧。
    让你的热诚及想象力起飞。不要放过荒谬或大胆的想法。不要让思想消极的人用这些话阻挠你:“从来没有人这么做……”你有足够的理由去尝试。从你现在的工作开始,思考:如何做得更快、更好、更有效率?哪些流程可以简化或合并?如何以更低的成本做出更优良的产品?你的努力必须是出于至诚,不要虚伪做作或逢迎谄媚。如果你真心地帮助公司,上司自然不会忽视你,并且会加倍欣赏和肯定你,而你也能在其中得到很大的满足感。
    5.个性:不循规蹈矩地做事情
    人才更多的是指一种心态,是指与传统思维完全不一样的那种人。真正的人才不是看他学了多少知识,而是看他能不能承担风险,不循规蹈矩地做事情。
    6.协作:聪明人的交叉激励
    一种协作的文化,在信息流的增强之下,就会使公司的聪明人彼此发生可能的联系。当公司拥有一定数量的高智商人才并能良好协作时,其能量水平将会冲出一条路。交叉的激励产生新的思想——那些不太有经验的雇员也会因此被带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上。
    第2章如何得到同事的喜爱
    试着成为受欢迎的人
    被同事孤立的滋味不好受,被孤立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但每个感到孤立的人都可以想一想,为什么被孤立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呢?
    上班之后,每天和我们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是谁?不是爱人,不是父母,而是同事。早上一睁开眼,便急急忙忙赶去与他们见面;直到夜幕低垂,才满脸倦意地互道“再见”。出来做事的头一天,父母都要千叮咛万嘱咐:在外面,讲究的是一团和气,和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千万别生嫌隙。但人算不如天算,尽管你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和同事的关系,但有一天却仍可能惊奇地发现,自己怎么被同事孤立起来了。
    除了遇上一些天生善妒的小人外,大部分时候,自身的一些缺点是导致被孤立的主要因素。在单位里,飞扬跋扈的人、搬弄是非的人、打小报告的人、爱出风头的人,都是被孤立的对象。假如你被孤立了,赶快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这几类人?下面我们通过三个小例子归纳一下被同事孤立的原因及解决之道:
    1.因为薪水过高
    黄晓燕自从进了现在这家公司后,就一直被同部门的两个女同事孤立。每天上下班,黄晓燕都会向她们微笑、打招呼,但她们总是面无表情,装作没看见。每每这个时候,黄晓燕的微笑就一下子僵在脸上,别提多尴尬了。
    平时,她们也不和黄晓燕讲话,有时黄晓燕凑过去想和她们一起聊天,结果她们像商量好的一样,马上闭上嘴巴,各做各的事情去了,丢下黄晓燕讪讪地站在一边。
    在这种环境下工作,黄晓燕的郁闷可想而知。后来,她才迂回曲折地从其他同事那里听到一点风声:自己虽然初来公司,但工资却比这两个女同事高出一大截,于是引来了她们的忌恨。
    黄晓燕对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不仅轻松,工资待遇也很称心。她不想因为同事不和就牺牲了工作,可心头的烦恼却一天甚似一天。
    解决之道: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想不被人孤立,关键在于打破敌方的统一战线。黄晓燕可以找机会多接近两人中比较好说话的那个,经常赞美她的服饰、气色,聊聊家常;另一个就只打招呼少说话。时间长了,她们的阵营自然就被分化了。不过,使用这一计,必须有十足的耐心。
    2.因为弄错角色
    赵蕾在一家国有企业从事财务工作,财务部只有主任、出纳和她三个人。主任不管业务,出纳去年才凭关系进来,于是全部门所有的工作几乎都压在了赵蕾身上。出纳只做有关现金的活计,连最基本的报销都不管,但主任从来不说半个“不”字,因为她有靠山。
    在领导的纵容下,出纳工作极其马虎。相反,赵蕾做事努力尽心,可到最后总是吃力不讨好。主任有时还会暗示赵蕾,她对工作太认真,把事情都默默地做完了,不等于把他架空了吗。
    赵蕾心底里直呼冤枉。主任动不动就甩手把所有的工作都推到她一个人身上,把她累得几乎趴下。到头来,却埋怨她太能干。赵蕾感到自己简直里外不是人。
    现在,主任和出纳都明显地表现出不喜欢赵蕾,平时两人总是有说有笑、有商有量,单单把赵蕾排除在外。赵蕾为此郁闷不已。
    解决之道:被同事孤立时,我们也应从自身找找原因。如果一个人不喜欢你,可能是他不对;如果所有人都不喜欢你,也许问题就出在你身上。赵蕾对工作兢兢业业,为什么不被主任肯定?很可能是她平时有些越级的举动,令主任不满。她很想把财务部工作搞好,可是三个人中就只有她有这个意识。由此可以看出,她把自己的角色弄错了。做好部门工作是主任的事情,作为下属,应当配合上级完成这一目标,而不是干脆代替上级去思考。她在言谈中,对主任颇为鄙视,主任对此怎么会没有察觉呢?看来,赵蕾还是应该先摆正自己的位置。
    3.因为太出风头
    许明明是个精明能干的女子,年纪轻轻便受到老板的重用。每次开会,老板都会征求她的意见。她的风头如此之足,公司里资格比她老、职级比她高的员工多多少少都有些看不下去。
    许明明观念前卫,虽然结婚几年了,但打定主意不要孩子。这本来只是件私事,但却有好事者到老板那里吹风,说她官欲太强,为了往上爬,连孩子都不生了。这个说法一时间传遍了整个公司,许明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当官狂”。
    此后,许明明发觉,同事看她的眼神都怪怪的,和她说话也尽量“短平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在了她和同事之间。许明明很委屈,她并不是大家所想的那么功利呀,为什么大家看她都那么不屑。
    解决之道:在职场中锋芒太露,又不注意平衡周围人的心态,有这样的结果并不奇怪。徐明明并非目中无人,只是做人做事一味高调,不善于适时隐藏自己的锋芒。只要她能真诚地对待同事,日子久了,他们自然会明白,这就是她的真性情。
    不做团队里的“异类”
    团队是一个大机器,员工就好比每个零件,只有各个零件凝聚成一股力量,这台机器才可能正常启动。这也是同事之间应该遵循的一种工作精神或职业操守。其实生活中不难发现,有的企业因为内部人事斗争,不仅企业本身“伤了元气”,对整个社会舆论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员工作为企业的一员,一方面要有自己的个性,另一方面也要很好地融入集体,而这种协调和统一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人的协调和统一。所以,无论自己处于什么职位,首先需要与同事多沟通,因为你个人的视野和经验毕竟有限。况且,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这种沟通协调也是必须的。不要脱离团队独断独行,有问题应该开诚布公,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提倡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群策群力、求同存异。
    事实上,每个团队的成员大都对自己的实力非常认可,所以时常会有某些人背离团队的决策,甚至导致各种问题。
    1998年,欧倍德德国总部宣布进军中国建材零售市场时,与众多的跨国零售巨头一样,最初也是以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名字进入的。欧倍德总部一直标榜团队决策的“海狸鼠文化”。“当第一只海狸鼠衔着树枝放入巢穴后,第二只也如法炮制,绝不会怀疑第一只放的位置是否正确和稳定。它们之间的默契充分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而且它们也不必担心别的海狸鼠偷懒睡觉,彼此非常信任,并且都按照既定目标准时完成工作。在欧倍德的团队里,员工们就是采用海狸鼠的方式来培养默契,建立相互间的信任,以准时达成目标的。”
    经过两年多的前期调研和筹备,2000年欧倍德中国的第一家店面在无锡开业。但创业初期的欧倍德中国团队,逐渐背离了欧倍德团体决策的总部文化,形成了事实上的“一只可以发号施令的海狸鼠”。作为欧倍德中国的“开国元勋”,从欧倍德管理咨询公司开始到2000年第一家无锡店正式开业,再到后来欧倍德提出的“十年百店计划”中国市场发展战略,与海尔成立欧海家具合资公司等,几乎所有的重大战略决策,欧倍德中国总裁李凤江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李凤江进入欧倍德全球最高决策机构,成为七位执委会成员之一,并成为跨国公司中职位最高的中国本土经理人之一,一度风光无限。但是,由于他脱离欧倍德集体决策的总部文化,却使得公司慢慢偏离了航道,直到李凤江辞职,公司才慢慢“回归”。决策者独断独行的做法,给整个公司、整个团队带来了沉重的代价。
    身为室内设计师的晓蔚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晓蔚是位室内设计师,在北京一家很有名的家居设计公司工作。由于她对家具摆设有独到的眼光,运用空间有巧妙的构思,使得她的设计相当受客户的欢迎。
    但在这行做了三年多后,她渐渐发展出其他的兴趣来,就是装潢所用的织品——家具和壁毯所用的质料和织法,“只要用对了,整个房间就会变得很有味道,也会很雅致”。她觉得这种兴趣并不脱离本行,研究一下也无妨。
    不过,由于太过沉迷于织品设计,她反而忽略了室内设计的工作。尽管晓蔚在大公司工作,团队里的其他设计师都提醒她要注意自己的本职,然而她自己却认为这件事只是她工作范围的延伸罢了。为了要深入了解这些织品的制造,她还自费到织品的生产厂家考察。
    然而,织品的学问却大得很,了解一些不同的织品质料结构,只是入门而已,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学习、要了解。晓蔚发现自己所画的和所想象的,与实际的织品并不相同,但她很有毅力,投入了很多精力。虽然她仍在从事原来的室内设计工作,但她所投入的心思已经远不如前。公司的同事甚至上司多次提醒她,公司的主要方向是进行室内设计和装潢,并不准备涉足装潢用品设计。然而,她却坚持独断独行,甚至私下找工厂生产她设计的织品,认为这样可以给自己、给公司带来新的天地。
    不过,事与愿违,织品设计并不像她所想的那么简单,她还得知道流行的趋向,大众的口味,市场所需要的质和量,以及合理的价格等等。虽然技工能制造出完全符合她设计的成品,但她设计的产品却无法获得消费者的喜爱。销售经理反复地告诉她:“没有人能把这种垃圾卖出去!”
    虽然织品生产的耗费由她自己承担,公司没有损失,但她室内设计的工作也出了问题,几个客户需要她的时候却找不到她。她对这份工作的漠不关心,使得客户们异常气愤,以致她的口碑越来越糟,人人都知道她不可靠,没有人愿意再请她设计。这甚至影响到了整个公司的信誉,害得公司客户量下滑,从而引起了领导的不满。最后,虽然她在室内设计上有不可多得的才华,老板也必须把她这种不考虑团队目标,固执己见,独断独行的人请出公司。
    在一个团队中,个人没有做到与团队一致,就会影响到整个集体。而个人的决策又常常会因为考虑不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不论你是决策制定者之一,还是仅仅是团队中的一分子,跟随团队的步伐,才能保证最大的团队效益,与队友建立良好的关系。
    不做没有意义的争论
    一个人拥有才智固然可敬,但才智绝不是用来“争强好胜”的。一个修养高深的人,是不会与人计较一事之短长的。
    罗斯福总统对于他的反对者总是会和颜悦色地说:“亲爱的朋友,妙哉妙哉,你到这里来和我争执这个问题,真是一个妙人!但在这一点上,我们两个的见解自然不同,让我们来讲些别的话题吧!”然后他会施出一种诱惑的手段来,使对方放弃自己的意见,而去接受他的观点。
    这的确是一个好方法,无论那些成功的人采用什么方式去驾驭别人,我们可以注意到的是,他们的第一步是“避免争论”,他们的策略是以“迎合别人的意志”及“避免反对意见”来感动人的。
    当你碰到了任何一种反对意见,你应当先自己打算:“关于这一点,我能不能在无关大局的范围中让步呢?”为了使人家顺从你的意见,可尽量表示“小的让步”,有时为了避免这种反对,你甚至还可以将自己的主见暂时收回一下。如果你碰到了特别反对你的主要意见的人,那么最聪明的方法还是把这问题延缓下去,不必立求解决。这一方面使对方得到重新考虑的机会,一方面也使你自己有重新决策的机会。
    在会议室里,你可以因为不满意一个方案而反复与人争辩,甚至争得面红耳赤、拍桌顿足,因为你把你的意见陈述了以后,还有别的同事可以考虑你的意见。这是关系大众的权益,值得你用全部精力去争取。可是在私人谈话中,你就千万不可如此了。譬如你昨天和一个朋友争辩了一个下午,你说写一首现代诗应该要押韵,读出来才有音乐的节奏;而你的朋友则反对这个理论,他说和谐的节拍就是诗中的韵律,刻板地押韵,则会损害诗的本质。你们争辩了半天,除了彼此的闷闷不乐,还有什么更好的结果呢?争辩是浪费时间。你们各自去写自己喜欢写的诗好了,诗并无一定的形式,各人可以有各人的见解。
    许多事情没有几件是值得我们拿友谊的代价去争辩取胜的。如果你偏偏这样做,等于你的精力和时间都不值一钱,更不要说感情损害的方面了。
    除了彼此都能虚心地,不存半点成见地在某一个问题上专诚讨论之外,一切的争辩都应该避免,即使这是一个学理的争辩。虽然你可以为学术问题而争辩,足以表示你治学的精神。譬如哲学,有些理论争了两千余年,至今还没有定论;心理学的争辩也至少有几百年,现在仍然不分高下;甚至自然科学,“生物发生说”的论争,至今无人敢肯定地说哪一派才正确。你有什么比这些更大的题目、更高深的学问根底,以及更长的时间作口头上的争辩呢?就算有,你可以选择著书立说来发挥你的主张,而不必在谈话中作没有意义的争辩。
    是否你用议论压倒了对方,就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利益呢?当然不会,首先在双方都固守己见的时候,你未必能压倒对方。其次,即使对方表面屈服了,心里也必悻悻然。你不仅一点好处都得不到,而且害处还很多。第一,使你损害了别人的自尊心,让别人对你产生反感;第二,使你容易犯专去挑剔别人错漏的恶习;第三,使你变得骄傲;第四,你将因此失掉一切朋友。
    你可以实现你的主张,你可以左右别人的计划,但不应用争辩的方法来实现。如果你想借某一问题来增加你的学识,你就应该虚心求教,切不可借助“争辩”来达到目的。如果你能常常尊重别人的意见,你的意见也必然被人尊重。这样,你所主张的,就会得到别人的拥护,而不必把精力花在无益的争辩上。
    在当今社会,完成任何一个稍具规模的任务,都需要和众多的人员、资源打交道。这时,秉性各异、资源不同的伙伴正好能够优势互补,带领彼此走得更快、更远。人的行为与心境是交互影响的:如果你脚步轻快,心情必然是轻松的;不管和什么人交谈,只要你保持眼光跟对方平行,精神压力就会减轻不少。这是与人打交道的一个秘诀。
    对同事的态度恭敬些
    古龙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一块银子。但对大部分现代人来说,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一个好同事,比一个好同事更好的东西是一群好同事。
    年终岁末,某数码产品公司市场部要在一次全国范围的产品展销会上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产品促销活动。由于人手不够,市场部经理赵峰急需临时招聘一些促销小姐。于是他让助手打了一份申请,报到人力资源部主管老陈那里,并在电话里跟老陈说:“很急!尽快安排。”本来老陈平时就看赵峰不顺眼,这次又是这种态度,老陈心想:“你小子平时见了我连招呼都不打,现在又这副德性。你不是急吗?好,我就来个急情缓办,叫你哑巴吃黄连!”结果,老陈憋着一肚子气,完全按照常规招聘流程走了一遍。填表、笔试、面试、岗前培训……等到这十位促销小姐完全到位时,展销会已经接近尾声了。
    故事里的老陈坏是坏了点儿,但是他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如果赵峰的嘴巴甜一些,平常的态度恭敬一点,可能这个故事就会有另外一个结局。
    按理说,老陈作为人力资源部主管,理所应当按照赵峰的要求为市场部招聘到促销小姐。这是老陈的本职工作,做到了是他的职责,做不好是他的失职。正因为如此,老陈把人招到了,就算尽了本分了,没人能挑出他的错来。你赵峰急不急是你自己的事儿,我老陈为什么一定就得按照你的吩咐办呢?
    其实说到底这都是“利”字在作怪。所谓“人在职场,‘利’字当先”。一般来讲,在上下级的沟通中由于存在着权力、地位上的差距,所以往往比较容易解决问题。但平级部门之间,因为没有了权力的挟制,再加上各部门之间的实力、立场、利益都不对等,所以很容易形成一些沟通壁垒。
    因此,当部门主管在请人帮忙的时候,要用利益来吸引对方帮你做事。尤其要做到的是,在你的言行方面要让对方觉得,你是值得让他出手相助的。这个事情说着复杂,但真正做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你能在部门间的沟通中做到平时多主动联络,关键时刻讲技巧、有弹性,处理问题本着平等、互惠、顾大局的原则,相信在工作当中你一定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帮手和同盟,而不是你一唱戏就有人拆台。
    在上述例子中,如果赵峰说:“老陈,帮个忙,这事儿挺急,促销小姐三天之内就得到位。错过了时机,你我就都白忙活了。在这儿,我也征求一下你的意见,如果你同意,这个活动算咱们两个部门一起合办的。我有把握,这个活动做下来肯定会出成绩。这样一来,你的部门年终考核又可多一项业绩了,你觉得这想法儿怎么样?”听了这话,相信老陈是不会拒绝赵峰的要求的。
    有功劳时应与大家分享
    在任何时候,独享荣耀都会很容易激起他人心中的不满并使其心生恨意。
    当大家都为一个目标在努力奋斗时,不料让你抢先得到了这个惹人眼红的功劳,于是相比之下的其他人就明显比你矮了很多,你的存在也不时地给他人造成了威胁,尽管你并未做任何伤害他人的事,但又有谁还愿意跟一个让自己没有安全感的人在一起共事呢?自然而然地,独自享有荣耀,还心安理得地把高帽子往自己头上戴的人终究是会成为孤家寡人的,更何谈与人合作?所以,当你和大家一起做出成就时,千万别独享荣耀,要懂得与别人分享。
    有位编辑很有才气,他编辑的杂志很受欢迎。有一年他得到了大奖,一开始他还很快乐,但过了个把月,却失去了笑容。他说,社里的同事,包括他的上司,都在有意无意间和他作对。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他犯了“独享荣耀”的错误。事情是这样的:他得了大奖,老板还另外给了他一个红包,并且当众表扬了他的工作成绩。但是他并没有现场感谢上司和属下们的协助,更没有把奖金拿出一部分请客,所以大家虽然表面上不便说什么,但心里却感到不舒服,和他产生了隔阂,于是就和他作对了。
    就事论事,这份杂志之所以能得奖,这位编辑贡献最大,但是当有“好处”时,别人并不会认为哪一个人才是唯一的功臣,总是认为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他“独享荣耀”,就会让同事不舒服。而他的上司,更会因此产生不安全感,害怕失去权力,于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领导自然不会给这位编辑好日子过了。由于受不了上司的白眼以及同事间关系的冷漠,两个月后这位编辑就辞职了。
    这位编辑造成最后这种局面的根源就是在于他忽略了别人的感受,只知道傻乎乎地独自抱着荣耀不放,以致最终失去了人缘,不得不离开公司。
    岳飞是我国宋朝时著名的军事家和谋略家,他是一个平时作风很低调和谦虚的人。
    岳飞治军极严,平素注重操练和校阅,与士兵们同甘共苦。每次军队驻扎休整时,岳飞都会训练将士从斜坡上骑马急驰而下跳跃壕沟,并且让大家穿着厚重的铠甲练习这一项目。一次,他的儿子岳云因练习从斜坡上骑马急驰而下,一不留神,马被绊倒,岳飞就生气地鞭打了他。打仗时,岳飞都冲锋在前,自己担任“旗头”,成千上万兵将的动止进退,唯“旗头”是瞻,每次都是勇往直前。当打了胜仗,朝廷封赏时,岳飞总是说:“全军将士出力,功劳是大家的,我没有什么功劳。”并将犒赏平均分给部下军吏,个人不拿一丝一毫。
    士兵夜间宿营,老百姓自愿打开屋门让他们进屋休息,但没有一名士兵敢进民屋。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抢掠”。一次,一名士兵拿了百姓的一缕麻去捆喂牲口的草,岳飞立即将他斩首以警告他人。士兵有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将领们远征,岳飞的妻子询问并慰劳将领们的家庭。将士战死,岳飞伤心地哭泣,并且养育他们的孤儿,或者让儿子娶阵亡将士的女儿为妻。
    正是岳飞的这种赏罚分明、以诚待人的作风感动了部属,所以岳家军的全体官兵,在平时都严守纪律,在战时都乐于效命,具有极强的战斗力。金兵的铁骑,多次以排山倒海的密集队形,企图冲垮岳家军的阵容,结果都没有成功。他们连声惊叹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由此可见,把功劳和荣耀送给别人是一个聪明的做法,独自贪功则是自私和愚蠢的,它会给你带来人际关系上的危机。
    当你得到荣耀时,你需要做好这样几件事:
    (1)感谢。感谢同事的鼓励、帮助和协作。不要认为这都是自己的功劳,尤其要感谢上司,感谢他的提拔、指导、授权。如果实际情况果真是如此,那么你的感谢就是应该的;如果同事的协助有限,上司也不值得恭维,你也有必要感谢他们,这样做虽然勉强一些,却可以避免使你成为靶子。
    (2)分享。口头上的感谢事实上也是一种分享,这种分享可以无穷地扩大范围。另外一种是实质的分享,别人倒也不是要分你一杯羹,但是你主动地分享却让旁人有受尊重的感觉。如果你的荣耀事实上是众人鼎力协助完成的,那么你更不应该忘记这一点。实质的分享有很多种方式,小的荣耀请吃糖,大的荣耀请吃饭。分享了你的荣耀,就不会有人和你作对了。
    (3)谦卑。人往往会一有了荣耀就“忘了我是谁”地自我膨胀,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旁人就遭殃了,他们要忍受你的嚣张气焰,却又不敢出声,因为你风头正劲。可是慢慢的,他们会在工作上有意无意地抵制你,不与你合作,让你碰钉子。因此,有了荣耀,却要更谦卑。别人看到你的谦卑,会说:“他还蛮客气的嘛!”当然就不会找你麻烦和你作对了。
    谦卑的要领很多,但做到两点就差不多可以了:第一,荣耀越高,头要越低;第二,别再提你的荣耀,再提就变成吹嘘了。
    相信把握住这两点,当你下次再获得荣耀后,就不会再平白遭受委屈和挤兑了。
    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想想俄罗斯方块的游戏规则吧:取长补短,查漏补缺。游戏如此,同事之间相处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吕氏春秋》中记载了一种前腿如鼠,后腿如兔的奇怪动物——蛰蹶,长短不一的脚使它举步维艰。但它却经常利用自己的利齿采噬植草给一种叫蛩蛩距虚的动物,这种动物虽然没有利齿,却有强壮的四肢。于是山火来时,蛩蛩距虚便把蛰蹶负于背上共同逃难。
    大自然中的小动物往往给我们许多智慧启示,取长补短是生存的法则,也是我们获取成功的不二法门。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而又不时变动的经验世界里。一个人只有保持对自己的经验开放,不断跟其他人进行碰撞,他的自我才会变得无限丰富。
    歌德与席勒就是这样的,年长成熟的歌德给了席勒安定的呵护,而年轻激越的席勒给了歌德新的创作热情,于是《浮士德》跃出水面,它的光焰穿过历史的黑暗点亮了今天的天空。倘若没有魏玛城中的相遇、相知、相辅相成,歌德也许仍限于琐杂的政务中,而席勒也许已在困窘的生活面前湮没无闻。无法想象,没有他们,19世纪的文化星空将会黯淡到何种地步。
    微软公司的两位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两个人的兴趣、个性迥异。与善于捕捉市场、为人高调的盖茨不同,艾伦更热衷于技术,且十分低调。就这样一个“攻城略地”,一个“保障有力”,两个人珠联璧合,共同铸就了微软帝国的辉煌。
    在当今社会,完成任何一个稍具规模的任务,都需要和众多的人员、资源打交道。这时,秉性各异、资源不同的伙伴正好能够形成优势互补,带领彼此走得更快、更远。
    大家一起往前走的时候,就像玩俄罗斯方块一样,相互间难免遇到挤压、碰撞,但我们只要找到长短相补的地方,就一定能筑起共同的新高度。
    多同流,少合污
    小孙进市场部不久,就发现在这个十来个人的部门里,有一个三四个人的小圈子。这几个人相互之间特别默契,但对这个圈子外的人则多少有点不配合,有时甚至暗中使绊。部门经理有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那个圈子的核心人物的无形影响似乎比经理还大。这些天,那个圈子里的马大姐中午有事没事就跟小孙套近乎,昨天问他父母是做什么的,今天问他有没有女朋友。当她知道小孙现在还没有女朋友时,马上表示愿意为他当“红娘”。小孙知道马大姐是想拉自己“下水”,成为他们那个圈子里的人。他有些犹豫:如果自己不进他们那个小圈子,今后自己在工作中也难免不会遭到刁难;但如果进入他们那个小圈子,自己又从心里厌恶这种拉帮结伙的行为,搞得他现在有点不知所措。
    其实,不仅在公司,即使在大学里,每个班里也有这么一些小圈子,如老乡之间有圈子,兴趣爱好相同的有圈子,长得帅的同学身边有圈子等等。虽然那种小圈子更加明显,但它们的作用远远没有这种职场小圈子大。
    在现代职场上,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存在着两种组织形式。在一个公司内部,由上至下,有总经理、部长、部门经理和普通员工,这种组织形式像个金字塔形,它是有形的和正式的,对于绝大多数白领来说,他们承认这种组织形式的作用。除此之外,在自己公司内部同时还存在着另一种形式的组织,即像小孙所在部门的由那几个人组成的无形小圈子。这类小圈子虽是无形的和非正式的,但它对公司每个员工产生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那种正式有形的组织。比如,你在办公室过于积极或过于落后,一些同事就会排斥你,在工作中给你制造障碍,逼得你与他们“同流合污”,因此你只能随大流。这就是那个非正式和无形的组织产生的作用。
    人们常说关系网,也就是说人际关系像条渔网。是渔网就有经有纬,有纵有横,缺了哪方面都不行。如果把那种正式的有形的组织形式比做纵向的“经”的话,那么这种非正式的无形的组织形式则是横向的“纬”。如果你在工作中眼睛只盯着上司,只注意工作中上下级这种纵向的关系,而忽视与同事之间这种横向关系的话,那么就很难搞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如果与同事搞不好关系,你一样很难做好自己的工作。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一个人在服饰、言行等方面独树一帜,不能与集体中大多数人的方向和水平保持一致的话,就很容易引起同事的“另眼相看”。“枪打出头鸟”是中国人传统,也是因为人们总是会对比自己优异和突出的人产生嫉妒和排斥心理。所以,一定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应保持收敛、低调、谦虚、谨慎的作风。
    蕊蕊是个爱漂亮又独立性强的女孩,因为刚到新公司上班,因此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了,每天打扮得很入时,并且力求标新立异,不随大流。可是,蕊蕊也很郁闷,自己到新单位都两个月了,还是不能和同事接近,甚至大家总是用异样的目光盯着她。她不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什么了。
    有一天,蕊蕊实在忍不住,悄悄地问办公室的一位大姐,得到的答案让她大吃一惊。“你呀,挺聪明的小姑娘,怎么就不明白,咱们公司的人,都很保守,你天天打扮得花枝招展,谁看得惯啊!”蕊蕊一看,可不是嘛?大家都穿着很职业的套装,颜色也很正统,只有自己在办公室里显得很鲜艳。于是,蕊蕊按照大姐的嘱咐换了装束。第二天,她穿了一身普通的裙装,并且坚持把那些漂亮衣服放到了柜子里。很快,蕊蕊就和同事打成一片了。
    实际上,蕊蕊在做事方法上也没多大改变,只是在穿着打扮上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她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大家的承认。总之,重要的是你的口味能不能让大多数人接受。
    推而广之,在职场上也一样。你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突然被推到一群陌生的同事当中,你的确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保持自己的个性,还是尽快融入这个还陌生的环境?你可能会觉得与其跟一大帮无趣的人混在一起,还不如坚守自己的空间。于是,你坚持“三大原则”,不和同事做朋友,不和同事说知心话,不和同事分享秘密。每天例行公事后,就埋头看书,与同事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但是,你渐渐发现自己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虽然自己谁也没得罪,可一些负面评价老是陪伴在你左右。最后,你才明白,其实人的最本质的属性就是社会性。人们总是寻求同类、排斥异己的。所以,与同事多“同流”会帮助你尽快摆脱困境。作为白领,不管你情愿不情愿,你必须与自己办公室的那些小圈子里的人“同流”,因为不管你看不看得惯,他们都存在,他们都会对你的工作产生影响。所以,即使看不惯同事之间的小圈子,你也得习惯与这种小圈子打交道,敬而远之不是个好办法。
    当然,多“同流”只是一个方面,少“合污”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群同事老是算计着老板的资财,整天想着怎么把公司的钱多贪点,那你最好远离他们。因为“同流”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不影响公司利益,不毁损个人形象。说白了,就是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多“同流”是没有坏处的;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一定要保持立场,因为一旦出了漏子,可不是你所能控制得了的。因此,你要切记几个原则:一是你不能对不是圈子外的同事采取排斥态度,真的“拉帮结伙”;二是如果这个圈子真的开始“结党营私”、谋取私利的话,比如统一口径、虚报加班费等,你就要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
    尽量远离流言蜚语
    我们常常被别人误会和指责,如果你事事都去解释还击,往往会使事情越闹越大。不妨把心胸放宽一些,不去理会,难得糊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某公司的几个女同事聚在一起吃午餐,聊着聊着,就开始发挥某方面的专长,批评起这个部门的主管不好,那个部门的主管看起来色迷迷的,甚至连董事长的儿子、女婿也难逃一劫,一个一个被拿出来评头论足一番。
    几个女人七嘴八舌的,东一句西一句,越说越起劲,炮火隆隆。正当她们聊到精彩部分时,看到行政部门的小刘拿着饭盒走过来,就热情地叫他过来一起用餐。多了位听众,女人聊闲话的功力更是发挥到了极致。陈小姐正在批评刚上任的男经理,她悻悻然地说:“哼!什么都不懂,还老是摆个臭架子,依我看,我们小刘都比他强多了。小刘!你说是不是啊?”
    小刘正低着头吃饭,却无端地被卷入这场话题里,感到很无奈。为了阻止这个话题继续,小刘忽然抬起头来,望望四周,神秘兮兮地说:“我听经理说过,他非常欣赏你,还想约你出去看电影,到底他约了没?”大家听了,原本一肚子的话顿时卡在喉咙里,众人眼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在陈小姐泛红的脸上。这下子,陈小姐可成了八卦新闻的最佳女主角。
    新上任的经理,人才和品德都出类拔萃,暗恋他的人数不胜数,哪里会去喜欢一个成天在背地里说人是非、唯恐天下不乱的女人呢?这只不过是小刘为了耳根清净,虚晃一招罢了。
    小刘的这招还真管用,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都低着头默默无语,几个狐疑的目光轮流在陈小姐脸上打转。说人者人恒说之,陈小姐终于尝到被人在背后论长论短的滋味了。
    当八卦制造机成为八卦中的主角,这台机器的运转功能一定会大大削减。在工作的空当说些无关痛痒的是非,可以有效地促进同事间的情谊,为平淡的工作增添一些色彩。但是这种行为一旦变成了不实的谣言,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了。
    报载,某市对“上班族”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其中当被问到“什么是吸引你每天上班的理由”时,竟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不上班,就听不到许多小道消息、谣言、传言”后面打了对号。这个结果既让人啼笑皆非,又令人深思。
    搬弄是非的人,就是那些把不该传的话有意传来传去并品头论足的人。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智者毕竟很少,谣言总是会被不停散播。言者捕风捉影,信口开河;传者人云亦云,添油加醋;闻者半信半疑,真伪不分;被害者莫名其妙,有口难辩。搬弄伤害他人的是是非非,不是出于嫉妒、恶意,就是为了哗众取宠、自抬身价。不论是哪种情况,都应视为不光彩的行为。
    同样,同事间相处,大家整天在一起聊天说话、谈论问题的时机多得很,谁能保证这种交谈就一点也不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又有谁能够做到每说一句话都思考再三,每一句话都是绝对与别人无关,且对别人一点褒贬都没有呢?关键是要实事求是、心地纯正。同事在特定场合说的话,不能全盘照“搬”;对于同事无意中说出的话也要“不当回事”。
    在办公室里,一定要做到不听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理是非,任凭再多的流言蜚语,都要装作不知道。这样才能保证的自己的职业生涯一路顺利,不被一些家长里短的小事所牵绊。
    让同事说出自己的成就
    有些人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总以为这样就会让人高看自己,使别人敬佩自己。殊不知,别人并不愿意听你吹牛。因为你的得意会衬托出别人的倒霉,甚至会让对方认为你炫耀自己便是嘲笑他的无能,让他产生一种被比下去的感觉。特别是失意的人,如果你在他面前炫耀,他会非常恼火,甚至讨厌你。
    一次,有人约了几个朋友来家里吃饭,主要是想借着热闹的气氛,让其中一位目前正陷入人生低谷的朋友心情好一些。这位朋友不久前因经营不善,倒闭了一家公司,他的妻子也因为不堪生活的压力,正与他谈离婚的事,内外交迫,他实在痛苦极了。
    来吃饭的朋友都知道这位朋友目前的遭遇,大家都避免去谈与事业有关的事。可是其中一位姓吴的朋友因为目前赚了很多钱,几杯酒下肚,忍不住就开始谈他的赚钱本领和花钱功夫。他那种得意的神情,连主人看了都有些不舒服。那位失意的朋友低头不语,脸色非常难看,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去洗脸,后来他猛喝了一杯酒,就匆匆离开了。主人送他出去,在巷口,他愤愤地说:“老吴会赚钱也不必那么神气地炫耀啊!”
    主人了解他的心情,因为多年前他也遇过人生的低谷,正风光的亲戚在他面前炫耀薪水、年终奖金,那种感受就如同把针一根根插在心上一般,说有多难受就有多难受。
    如果你不想失去同事或客户,就要时刻注意把得意放在心里,而不是放在嘴上,更不要把它当做炫耀的资本,否则只会令你失去得更多。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当我们让同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时,他们就会有一种得到肯定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还优越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甚至对我们产生敌视情绪。
    在这个世界里,那些胸怀豁达的人总能赢得更多的知己;相反,那些小看别人、高看自己的人总是令别人反感,最终在交往中使自己到处碰壁。
    何先生是人事局的骨干,且为人很好,按说搞人事调配工作很难不得罪人,可他却是个例外。在他刚到人事局时,几乎在同事中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因为他正春风得意,对自己的机遇和才能十分满意,所以每天都使劲吹嘘自己在工作中的成绩,每天有多少人找他帮忙,哪个几乎记不清名字的人昨天又硬是给他送了礼,等等。但同事们听了之后不仅不赞赏,而且还极不高兴。
    后来还是由当了多年领导的老父亲点拨,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毛病到底出在哪里。从此以后他便很少谈自己而多听同事说话,只有在同事停下来问他的时候,他才轻描淡写地说一下自己的情况。过了一段时间,有几位同事成了他的朋友,大家在一起相处得十分开心。
    我们必须适当地抑制自己的优越感,收敛锐气,学会谦虚。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
    卡耐基曾有过一番妙论:“你有什么可以值得炫耀的吗?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使你没有成为白痴的吗?其实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只不过是你甲状腺中的碘而已,价值并不高,才五分钱。如果别人割开你颈部的甲状腺,取出一点点的碘,你就变成一个白痴了。在药房中五分钱就可以买到这些碘,这就是使你没有住在疯人院的东西——价值五分钱的东西,有什么好谈的呢!”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