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侠小说 我是都市医剑仙

第576章 一举灭了他们

我是都市医剑仙 胜己 2200 Oct 19, 2021 4:19:34 AM

章节正在手打中..

推荐《重生之明朝朱瞻基》章节阅读:


    两日后,朱棣带着大部队来到兴和,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喜得不得了。
    “父皇,你看到了吗,这就是我的孙子,亲手手刃阿鲁台!我大明自我起,盛世永昌!”
    此战全歼鞑靼军队,消灭敌人三万七千余人,俘虏近三万,其余少量逃脱。俘获马匹六万五千匹,骆驼牛羊十数万。我军战死四千三百余人,受伤一万余人。捷报传回北京,满城皆惊。
    由于死的太多,朱瞻基下令将敌人的尸体全部火化,先挖一个大坑,再铺上树木枝条,点火焚烧,然后填土埋掉。来到了俘虏大营,将伤员分开,让人打来热水帮忙洗漱,连衣服都没得换,估计衣服会有大量的缺口。
    没有受伤的俘虏当中,将桀骜不驯的,当官全部清理出来,单独收押。在蒙古部队为奴的,或者表现好的平民可以放出来做事,其余的先暂时关押。
    大明这边死亡的将士也需要火化,专门修建了十个焚尸炉,分别将遗体火化,再将骨灰单独安葬,每个死亡的将士为其树碑,之后再建立陵园。
    羊留下一半,牛马各留五千头,准备建立牧场,伤亡的马匹,也要尽快处理,除了剥皮之外,马肉应该能够很快消耗完。立功人员的清单全部梳理清楚,递交往兵部。
    朱棣到来之后,看到大家都在忙碌,一切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展开,连厕所都修了很多,亲眼见到如此大的战果,既吃惊又自豪。
    朱瞻基要求修建陵园,设立兴和府,修筑城市,设立牧场,组建边防军。朱棣一口答应了下来,这次才出家门口就赢得了打仗,粮食还有好多没有消耗,之后的一二十年怕不用担心蒙古扰边的问题。
    拟订由吴克忠挑选三千蒙古俘虏共五千组成一个骑兵卫,幼军三千补足两千精锐士兵总共五千组成一个步兵卫,卫所指挥使由祁三的副手洪杰担任。
    兴和卫四面环山,南部为大南山,东部是大青山,西部是岱青山,北部有武大喇嘛山,只有西部和北部有通道,西部可以通往大同,中间有众多河流湖泊,是冬季理想的牧马地。
    朱瞻基恳请朱棣让他修建兴和府城,调集五万人过来,粮草多多,并且让大同运送煤炭过来。他的意思是不想让朝廷官员过多的知道他参与战斗的事情。
    四月大军开始返京,朱棣领着大军,押解着六千俘虏,大批牛羊马。五月进入居庸关,回到京城。太子携百官迎接,六月举大典庆贺大捷,献俘于太庙。
    现在朱瞻基在考虑建设牧场的问题,牧场的经济一般比较单一,而且受道路和天气的影响比较大,发生雪灾那可是叫苦连天,牲口全部冻死,连救都没法救。另外草场退化也是一个大问题。
    一般牧民养牛羊都必须去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牧场放牧,不能乱套,经常要转移到很远的地方,当然也可以结合圈养,但是那样会费时费力,容易生病等等,怎样才能有效的掌控草原,看来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除非拥有天然的冬季牧场。
    看来牛羊都是不什么可靠的资源,只有上等的马匹才是赚钱的好路子。但是良马的培育地,蒙古也不完全是最为合适的地点。
    只有国力强大了,放20万军队到草原上,估计才可以消除敌患。
    综合所有的情况,兴和还是主要以贸易为主,养殖优质马匹为辅的策略。
    养马不一定要在蒙古,也可以在其他的地方,只要合适,土地也不一定非要种粮食,大量的开垦农田,会导致水土流失,破坏环境。
    朱瞻基是打算主办赛马的,“田忌赛马”的故事家喻户晓,为什么之后就不了了之了呢?偌大的国家为什么就养不了马呢?辽东冬天气温高了不少,更合适养马,把这地方给忘了。辽东的位置更重要,资源更丰富。
    朱瞻基选了一个背山靠水的地方,建造一个方圆几百米的小城堡,城墙里面有的地方是实心的,有的地方是空心的,用来住人,正中央修建府衙,一个药房和一所学校。以目前的条件也就只能做到这样了,主要是太费砖了,烧砖的周期太长,根本就一点也不经济。
    在旁边靠山的地方修建一个庄园,前面可以种庄稼,后面围山一栏就可以拦住牲口。靠山的地方用来搭棚子,中间可以建房子,有专门的育婴室,仓库等等。
    陵园也建好了,全部死亡的将士都没有棺材,仅仅只有一个墓碑。
    所有的设想都安排好了,仅此而已!
    这次随军过来的军医得到极大的锻炼,除了一小部分重伤死亡外,大部分都已经开始好转,主要得益于大量的药材和少量的酒精。
    受伤的蒙古俘虏也同样恢复不错,还剩下一万七千余人,送给大同两千做骑兵也不错,是一个很好的骑兵兵力补充。其他受到不同程度伤害的留下五千,一部分留在兴和,一部分派往集宁放牧,同时在集宁也必须修建庄园,夏秋季节打牧草,农田也要种植庄稼,这次受重伤恢复的将士将派往各个庄园作为管事。
    六月朱瞻基带领祁三一队人马在草原上狂奔,以前的时候就在电视上听说过集宁很繁华,还出土过大量的文物,他向往已久。从集宁往包头方向,就是传说中的河套地区了,是水草最丰美的地方,自古就是蒙古地区游牧民族必争之所。
    集宁位于阴山山脉南麓,夏商为冀洲,周为并州。在明以前都是繁华重地,明以后这里彻底荒废,荒芜人烟。集宁西北多山,东南大多是草原,药材和水资源最为丰富,气候宜人,可以种田也可以放牧。
    他们首先到达了一个很大的湖泊,大就美吗?真的很美,有很多的草甸,大量的鸟类在上面栖息,不远的地方也有很多野驴野马在吃草,湖水很清澈,应该有很多鱼吧,他的钓鱼瘾又犯了,如果有鱼的话,以后可以捕捞送往京城,那么它就就是贡鱼之湖,应该好好地保护起来。
    之后便看到了一条很宽的大河,这在北方地区很少见。他们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行走着,一点儿也不觉得单调。
    “这里我们来过吗?”他问祁三道。
    “来过,晚上从这旁边经过,隔的有点远。”
    继续往西前行后不久就原路返回了,真是不输此行呐!
目录
设置
手机
收藏
书页